(一)担保的范围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二)对标的物的效力l抵押效力及于从物。《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3条规定:“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2对孳息的效力。根据《担保法解释》第64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孽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擎息。收取的孳息首先充作收取孳息的费用,其次是主债权的利息,再次是主债权。3对添附物的效力。对于添附物依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2条规定,可以分如下情形对待:(1)添附物归第三人时适用物上代位的有关规定。抵押物因附合、混合或者加工使抵押物的所有权为第三人所有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补偿金。(2)添附物归抵押人所有时及于整个抵押物。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所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附合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3)添附物归第三人与抵押人共有时及于抵押人的份额。第三人与抵押物所有人为附台物、混合物或者加工物的共有人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人对共有物享有的份额。(三)对抵押人的效力——抵押人的权利1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抵押人在其财产设定抵押后,仍享有对抵押物进行占有、使片j和收益的权利。这也就是抵押权为当事人所最钟爱的原因:一方面,抵押人可对抵押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另一方面,抵押人又通过抵押担保的方式达到了融资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2处分权。(l)转让标的物的权利。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期问,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2)就标的物再次设定抵押权或者质权等担保物权。即在不动产之上仍然可以设定第二、第三顺序的抵押权。就动产之上除了可以设定第二、第三顺位的抵押权之外,还可以设定动产质权。3出租抵押财产的权利。不动产或者动产设定了抵押权之后,抵押人仍然可以将该财产予以出租,但是在抵押权实现时租赁合同还未到期,而且会妨碍到抵押权的实现的,则抵押权人可以除去该租赁合同。不过若租赁合同成立在先,设定抵押权在后,且该租赁合同又是房屋租赁合同,根据《合同法》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那么抵押权实现时不得除去租赁合同。(四)对抵押权人的效力——抵押权人的权利1抵押权的保全。在抵押权人困抵押物受有损害而遭受损失时,抵押权人基于其抵押权可以行使如下权利保全其抵押权:(1)在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的价值减少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2)抵押物价值减少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抵押人对抵押物价值的减少无过错的,抵押权人有权在抵押人因损害而得到的赔偿范围内要求提供担保。抵押物价值减少的部分,仍作为债权的担保。2处分抵押物的权利。在债权到清偿期而未受清偿时,债权人有权将标的物进行处分,以为受偿。3优先受偿权。这是抵押权的核心权利,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就抵押财产处分所获得的价金优先于没有设立抵押权的债权人获得清偿,即只有抵押权人的债权全部获得清偿以后,有余额的,其他债权人才可以受偿,若无余额的,其他债权人即无法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