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hr之余,”一向好强的傅樱开始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常常一个面包就是晚餐了
“公布成绩那一天恰好我事先约了车去给母亲扫墓,所以我是在车上听到我通过考试的消息。我的侄孙告诉我我考了379分,我简直无法相信。”回忆起当天的情景,72岁高龄的傅樱热泪盈眶。2007年的,是退休之后的傅樱为取得律师资格的第八次尝试。为了能够成为一名律师,她一度看书看到满头浓发脱落。“我希望别人需要我。”傅樱对说,“我不为名不为利,我就是想做点对国家对别人有意义的事。”退休之前,傅樱从事了38年的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研究工作。她也几乎为了这份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时光。“或许因为我太过投入,致使我无法很好地打理家庭。”曾有短暂的婚史,傅樱无儿无女,一直与母亲相伴,退休的前三年,92岁的母亲溘然长逝。她曾是“两弹”专家傅樱于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学习飞机设计专业,该系后来在院系调整中并入北京航空学院。傅樱说:“做一个飞机设计师是我的理想。我喜欢自己的专业。”1958年毕业前夕,由北航100多名师生员工设计制造的一架小型客机在国庆前试飞成功,轰动一时。“那就是我们的毕业设计。我们自己的师生员工设计制造的这架飞机现在还珍藏在北航。”可是傅樱并没有成为理想中的飞机设计师。“我作为第一批大学生被调入了核工业部。”正当傅樱毕业的时候,我国决定开始进行制造原子弹的研究,傅樱一毕业就被选入某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室工作,研究室的主任就是为我国“两弹”研究作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邓稼先。“我学的是工科,本该伏案画图,可是工作需要的是理科知识,全是理论、公式。为了国家的需要,我接受了挑战。”接受挑战的不仅仅是傅樱一个人,当时我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没有任何基础,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强烈的报国精神和神圣的使命感,激励着傅樱和她的同事们,她们几乎忘我地工作着。“每个星期只休息半天。每天都是办公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困难时期,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大家全身浮肿,却没有人请假。”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中长期的磨练,让傅樱具有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了。在傅樱珍藏的证书中有这样的一张,上面写着:“傅樱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了贡献。为了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开拓前进,为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特授荣誉证书,以资鼓励———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