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注意练试题的质(上)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1日 共有 627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hr要针对法律不同学科特点的不同,复习时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刑法而言,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应当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首先,刑法的分数比重很大。在分数结构调整以前,hr总分是400分,在这400分当中,刑法通常占60—65分左右,比例为15%左右;在hr的总分调整为600分之后,刑法的分数也随之增加,约占80—90分,比例仍然为15%左右。由此可见,刑法的分数比重非常大,并且非常稳定。如此高的分数比重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时必须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确保较高的得分率。可以说,分数比重较小的科目,如法制史、宪法等,考生没复习好,甚至一分没得,只要其他科目复习得好,考生仍然可能通过,而如果刑法没复习好,得分率过低,则几乎没有通过的希望。其次,刑法试题难度比较大。hr不同学科难度不同,刑法属最难的科目之一,有往年参加过hr的考生甚至认为刑法是最难得分的学科。难度较大更要求考生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强调的是,去年hr刑法试题难度有所降低,有hr辅导老师据此推测hr刑法试题在难度上将回归1999年以前律师资格考试的平易风格,这种推测是没有根据的。实际上,2005年刑法试题难度降低有着特殊的原因,并不能表明刑法试题难度此后一直会降低;因而考生在复习时仍然应当以2002年至2004年的难度为准,而不应以2005年的为准。二、应当慎重选择教材和复习资料首先需要强调的是,hr刑法复习不能完全依靠法律出版社的《国家hr辅导用书》。有些考生在复习时觉得其他复习资料太滥,不权威,而法律出版社的《辅导用书》是由以前的指定用书沿袭而来的,比较权威,因而在复习时主要依靠《辅导用书》,甚至完全依靠辅导用书,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由于这套书在编写方式上与通常的法学教材没有根本差异,因而就应对hr而言,其存在重大缺陷:重点不突出。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许多hr根本不考的内容,也花费了大量篇幅进行介绍和阐述。譬如,刑法的性质与任务,犯罪的特征,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与分类,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分类,危害结果的概念、特征、分类与意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不同学说,刑罚的概念、特征、目的,刑罚体系的概念与特点,量刑的概念与原则,刑罚执行的概念与原则,赦免的概念与特点,刑法分则的体系与条文结构,各种犯罪的法定刑等内容,hr以往从来没考过,将来也不大可能考,考生如果在复习时不分轻重,泛泛地看《辅导用书》,会导致许多宝贵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二是有些对hr非常重要的内容,《辅导用书》虽然也讲到了,但过于简单,不利于考生掌握。譬如,就强迫卖淫罪的处罚而言,《辅导用书》只是泛泛地写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强奸后迫使卖淫的……”这一规定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强迫卖淫的过程中强奸妇女的,只作为判处较重法定刑的情节,无需数罪并罚,国家hr2004年二卷第86题就考了这一知识点,但《指定用书》在介绍强迫卖淫罪的处罚时对此却未作正面表述,考生如果只看《辅导用书》,没有其他相关背景知识,很可能会忽视这一知识点。三是还有些对hr非常重要的内容,《辅导用书》只字未提。譬如,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辅导用书》认为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实际上,绝大多数刑法教材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都是这样界定的。按照这一界定,似乎只要行为人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只要行为人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实际上,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hr有关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的许多题目考生都会做错,因为hr在考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时常考的是另一知识点:即使行为人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如果其没有合理的依据,最终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应认定为间接故意;只有在行为人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一定的合理依据时,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才能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hr经常考到,而《辅导用书》没有讲到的知识点不在少数,因而考生在复习刑法时绝不能仅靠《辅导用书》。笔者认为,就本科阶段是非hr的考生而言,准备hr时有必要先将《辅导用书》看一两遍,从而对法学的知识体系有个大概了解;就本科阶段是学法律的考生,尤其是本科阶段基础比较扎实的考生而言,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看《辅导用书》。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选择其他辅导资料时也要慎重。目前市场上有关hr的复习资料非常多,少数质量不错,绝大多数质量一般。挑选时应注意。
    2006年hr冲刺:注意练习题的质

 

相关新闻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5)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1)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2)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1)
哪些产品受产品质量法的保护(3)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自己的想法续
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经历
法律讲座
律师思维模式及举列子
做律师的收获
像律师那样思考
自己的看法
拜师的方法
律师守则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