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1.园林萌芽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历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最早的园林萌芽形式称囿(you),指在圈定的范围内,利用原地形地貌,加少许台式建筑,供帝王游猎和畜养禽兽的地方。2.园林的初始秦汉时,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中心的宫苑。秦始皇建兰池宫,并在池中筑蓬莱山。汉武帝在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首开"一池三山"模式之先河,大量修建宫观亭台楼阁,集居住、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但园中仍圈养动物,尚未脱离狩猎等功能。另据文献记载,汉代已出现私家宅园。3.园林艺术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传人,老庄哲学流行,文人崇尚清谈,玄风盛行。在玄学影响下,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成为风尚,对自然美的欣赏促使了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我国园林的风格也开始转向崇尚自然,开创了我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称"写实山水园",为我国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除皇家园林(集中于洛阳、南京,如洛阳北魏华林园等)之外,还出现一批寺庙园林(江西庐山)和私家园林(西晋石崇金谷园)。4.园林艺术的成熟隋唐五代时期,文人参与造园和文人园林的涌现,把造园艺术与山水诗、山水画相联系,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园林艺术快速发展,趋于成熟,皇家园林极为兴盛,私家园林也日趋繁荣,如隋东京洛阳西苑、唐长安曲江池芙蓉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辋川别业等私家园林。5.园林艺术的高峰两宋辽金时期,继隋唐五代之后,首次进入造园的高峰时期。由于私家园林大量修建,文人及画家自建或参加造园,将诗画融人造园之中。在园林布局与造景之中,伴随文学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认识深化,特别是山水画理论著作的出现,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文风很盛,园林艺术有较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两地。开封有艮岳、金明池、琼林苑等,修艮岳大量使用太湖石;洛阳有百余座名园,在《洛阳名园》中就重点介绍了24处园林。南宋南迁,将园林文化南移。南宋造园之风盛于临安(杭州)、吴兴和苏州。南宋临安继续开发西湖,扬州、苏州、吴兴私家园林兴盛,广东岭南园林开始出现。北方辽代开发了陪都南京城东北的广寒宫(今北海)等园林。金代定都中都城以后,将开封艮岳太湖石北运,扩建辽广寒宫,为琼华岛大宁宫。在西山玉泉山一带开发园林,建大觉寺、金山寺等,称"八大水院",使"西山晴雪"成为"燕京八景"之一。6.园林艺术的鼎盛明清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的鼎盛阶段,在设计和建造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由于文人与画家积极投身造园活动,各种造园论著及专职匠师相继出现。明末计成的《园冶》是我国的造园名著,其造园手法仍是近现代园林艺术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明清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园林、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园林等不同风格,其造园手法已达"意境高超、笔法简练"的高度。明代在北京建西苑(中海、南海、北海)等皇家园林,以及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太庙等坛庙园林,海淀一带还大量涌现私家园林。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园林十分兴旺,尤以扬州为最,岭南园林日趋成熟。设计理论、建造等都达精深水平。明末苏州园林大兴。清代康熙开始拓建避暑山庄和海淀一带的三山五园。又由于康熙、乾隆巡视江南,促江南园林艺术手法向北传播。流传至今的大量古园林佳作为清代作品。明清时中国园林开始影响欧洲。(二)地域分布由于我国园林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因此分布地区广,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一带,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南京、扬州、苏州及附近各城市,北京和承德,以及岭南一带。西方园林追求的是人工几何美,重在表现人为力量,称几何规则式园林。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淳朴自然美,重在表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色美,处处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称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造园的基本法则是"有定法、无定式",利用山、水、植物为素材,经人为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精练化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一)有定法有定法是造园的基本准则之一,在园林设计中,自然要素应做到精练典型,"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符合自然之理,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与世界园林相比,我国园林有四大艺术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总体布局要合乎自然。"师法自然"是山水总体布局,艺术素材的提炼与组合,要合乎自然界地形生成分布的客观规律。我国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山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必须以自然为蓝本,以自然本原为依据,即"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做到景观地貌"做假成真",使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第二是指每个细节素材的景观组合,要符合自然和谐、相互依存的规律。造园艺术如同音乐中的曲谱,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艺术取舍和高度概括,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穷意境。2.园林建筑"融于自然"园林建筑"融于自然",是指建筑的布局、造型、规模、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于一体。建筑的形与神,既要与天空、地面、自然环境吻合,又要与园林内各部分景观相衔接,使园林体现自然、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渐人佳境、情景交融的效果。3.花木配置"顺应自然"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素材,在花木选择搭配上,可以创造充满生机的绿色环境。可以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点化主题、互为组景。花木在全园的营造上要顺应自然,物种配置上要仿效自然,不求整齐,但求意境。4.意境情趣"表现自然"园林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表现自然之美。意境是理想美,是理念与生活、感情与景物的结合,也是中国园林的精髓,造园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于园林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理念和联想。中国山水园林的意境,往往借助山水、建筑、花木来传达,通过园名、景题、刻石、匾额、楹联等文字形式,来深化意境的内涵。中国园林就像是一幅概括和升华大自然的山水画,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园林布置在于成景,景就是诗情画意,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而园林则是诗情画意的综合性艺术。(二)无定式无定式主要表现为,选址没有固定模式、园林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两个方面。1.选址没有固定模式主要指我国园林建筑位置的确定,是设计者对园林内外自然环境和景物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整体要求及观赏者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的设计。如在湖岸窄小处建精舍,在林壑幽绝处建寺观或其他建筑。即使同一类型建筑物,也要根据环境设计出不同风格。2.园林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主要指园林设计因人而异,特别是私家园林个性更为突出。苏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所,是诗文书画人才辈出之地,他们的生活状态及作品对私家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均有很大影响,加之园林主人的生活境况和理想、追求的审美意念,创造了个性鲜活、各具特色的园林。因此,中国园林类型多样、个性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