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云南论文要: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文章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云南省127个县、市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其中有51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66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并且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云南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高聚居区,他们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云南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扶贫,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近年来,云南的旅游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贫困地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①应该指出的是,云南旅游扶贫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社区参与模式单一化,参与层次较低,仍是一种被动参与;②由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资本稀缺,市场竞争力弱,他们在参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很难公平地享受到旅游开发的利益,因而发展旅游业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本文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和实践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一、云南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的必要性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等涉及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利益的决策、执行过程,既包括旅游社区的政府及非政府介入社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也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旅游发展计划、项目以及其它各类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是居民对社区旅游业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旅游业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也是云南旅游扶贫实践的重要内容。1.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能力,特别是乘数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尤其在收入和就业方面,而如果有大量外地人进入参与到云南旅游开发当中,他们占据了一定的就业比例,就会使当地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或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出社区,出现漏损现象,削弱旅游乘数效应。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可减少外地人进入的机会,从而相应减少旅游效益漏损量,提高旅游乘数效应,发展云南的经济。2.社区参与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居民作为利益主体之一,承担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项隐性成本,如资源、环境、社会成本等。若不考虑社区居民的要求,使他们非但不能从中受益还要忍受由于旅游开发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便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抗行为。在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让居民参与,把居民自身利益和旅游开发挂钩,让其意识到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收益的多少。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维护社区形象,提高服务质量,保持环境卫生,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时,会对环境质量、游客容量等问题给予关注,并监督和指导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环保政策和环保行为,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有利于云南贫困社区可持续发展。3.社区参与有利于提高云南旅游产品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者才会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而言,游客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社区居民是与当地自然历史和社会文化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知道社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所在以及哪些旅游资源值得开发,社区参与能使旅游开发规划符合当地社区的意愿和能力,从而获得居民的支持。并且,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能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向游客展示的生产、生活、表演、服务等活动都能出于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游客能体验到纯正的民俗文化,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③二、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从云南旅游扶贫的实践来看,目前社区参与在云南旅游扶贫中仍然不普遍,典型的例子如曲靖罗平的多依河景区和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多依河景区处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1999年以来,曲靖罗平县以油菜花旅游节为突破口,对多依河进行了旅游开发并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多依河景区周边分布着的几个布依族村寨,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参与内容上,政府按村寨进行划分使其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旅游业中:对直接被占用到土地的农户,除了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外,由政府配给每户一辆三轮车在景区游线上承载游客游览观光以直接获取经济收入。对多依河景区沿河分布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其中一村寨主要靠划竹筏获取收入;另一村寨负责牵马和抬轿,政府在景区内山体开辟两条专门的骑马游线,村民通过为游客牵马游玩而获得报酬;再另一村寨则主要制作展示布依族生产生活特征的竹编竹制小手工艺品,如水车、织布机、竹桶、水枪等在景区附近向游客出售。④丽江泸沽湖下落水村共50户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村委会为保证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将划船、骑马、歌舞表演三项规定为集体经营,向游客收取统一价格,所获则平均分配给参加经营活动的居民,其他服务项目则由居民自主经营。政府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建设景区公路等基础设施,通过设立公路收费站、门票等获取回报,同时,政府也将部分门票返还给各村寨,以促进社区成员对维护、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的支持。这种相互扶持的制度使得社区旅游业的发展呈良好的态势,社区居民、集体、政府三者关系较融洽。从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实践情况来看,此方式拓宽了社区居民的经济,增加了经济收入,不失为目前带动云南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相对可行的手段。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社区居民的参与没有固定的和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居民在具备经济利益项目的参与上积极性比较高,但是缺乏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经济组织,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居民的参与比较分散,不能很好的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另外,就是居民对于眼前的经济利益看得比较重,而对于长期的旅游扶贫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不关心,而实际上,后者对社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影响更大。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实践中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证;另一方面,贫困居民素质的低下,对旅游业及其规划相关知识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三、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建,其核心目的是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确保通过旅游扶贫,使社区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发挥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实现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使社区在自身素质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最终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为此,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经济方面,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当地居民。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当地居民,包括制定保护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从法律上承认其经营的合法性,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这样既利于其健康发展,也会增加政府的税收。财政上的扶持包括帮助居民筹措开展旅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等。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要注意将分散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合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市场参与能力,从旅游市场体系中获得发展的利益,旅游社区的企业自创建之日就应遵循“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给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并向社区居民开放。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尽可能雇用本地居民,为本地居民优先提供盈利机会,包括尽量提供给本地居民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社区形式的经济组织可以考虑社区基金、社区居民参股的合作股份公司等,这样能增强与外来资本对话的力量。2.政治方面,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个旅游利益主体中,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旅游资本、技术和市场竞争方面缺乏竞争力。如果旅游开发完全依靠经济机制运作,扶贫所强调的对贫困人口的扶助和发展机会的创造很难实现,社区居民往往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达不到旅游扶贫的目的。在云南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为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需要和共同目标的生存空间,社区既是生活共同体,又是利益共同体。随着社区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居民参与管理社区事务是必然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最主要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直接向社区管理机构反映,往意见箱里投信,向新闻媒体反映。在许多旅游社区,社区建设还不完整、居民参与旅游社区管理的机制还没有建立、群众自治组织还不完善,其功能还不能实现。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将社区参与与旅游开发、规划和实施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3.社会文化方面,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建设。如果社区居民光有参与旅游的热情而缺乏参与旅游的能力,同样不能实现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建设,这需要加强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对其进行旅游专业的知识hr,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普及旅游基础知识,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加强旅游法制教育,推广普通话和英语,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居民文明行为、热情服务的教育。另外社区还可通过加大公益宣传力度,评选文明工、文明家庭等方式实现对居民的好客教育,加强对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形象。对社区成员进行旅游专业知识hr的内容包括旅馆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市场开拓、旅游产品生产等。这能使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能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4.环保方面,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对游客而言,旅游地是暂时的居留地。而对旅游地居民来说,旅游地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旅游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更进一步,保护自己经济收入这一切身利益成为社区居民保护旅游资源的动力。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即为了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推行实施10个R行动,即:认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拒绝参与任何对环境有损的旅游活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寻找较少环境影响的替代产品来达到对环境呵护的目的;为了节约资源提倡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生活消费品;重新改造耗费水和能源的机器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使其在行为方面影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对参与环境保护的人给予某种形式的回报奖赏;为了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习惯行为,重新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和行为准则,需要对人们再教育。运用10个R行动的教育使社区成员更新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注释:①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②黎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4③何玲姬,李庆雷,明庆忠.旅游扶贫与社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热带地理,2007④邱云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2004⑤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