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城市规划综合指导之什么叫城市化?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1日 共有 631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规划术语》2.0.6条解释"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水平用百分比表示,即城镇人口占县域(或省域)总人口的比例。
    在全世界范围,二次大战之后,各国工业化和商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地往大城市集聚,出现一个城市化高潮。许多城市随之出现交通堵塞、建筑密度过高、居住质量低劣、环境恶化等等问题。为适应城市化的需要,英国的"新城运动"就是当时的产物。所谓"新城"即在老城市的周边新建设一个城市,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足的新城区".继英国新运动之后,50年代瑞典、日本、前苏联等国相继出现新城建设运动。例如魏林比是瑞典1950年规划的第一个新城,用地约1200hm2,坐落在一片森林地带,邻近海岸。城市沿林地和湖泊弧线布置,保存了优美的自然地形和湖光山色,有地铁和高速公路与母城斯德哥尔摩保持紧密的联系。其新城中心,有办公楼与百货商店等等大型公共设施,用架空平台构筑步行区联系会堂、电影院、剧院、图书馆、邮局、教堂诊所等周边建筑。其外围是居住建筑群,从低层到小高层,用类似绘画上的"退晕式"手法进行布置。由此造成高低错落,生动活泼的空间效果。
    说到日本,可以1957年开始规划建设和千里新城为例。此例标志着日本从建设城市住宅区发展到开发新城的进步。千里新城距大阪约15公里,占地1160hm2,人口15万。规划当中把新城划分为12个邻里单位,每个面积60~100hm2,住2500~3500户。再由3~5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都有区级中心。人行与车行采用完全分离的道路系统。
    俄罗斯的新运动以泽列诺格勒为例。它位于莫斯科西北约26公里处,人口规模8~10万,用地2200hm2.在此用地范围内,有900hm2森林,其南边挖了一大片人工湖,然后安排市中心,所以风景特别的优美,空气特别的新鲜。被誉为"绿色的城市".自从50年代新城运动的兴起,到了60年代世界城市化的空前速度的发展,许多新的城市规划概念和手法应运而生。如步行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和古城成片成区的保护以及科学城、区域规划、国土整治规划、环境学科、城市化地带、大城市连绵区等等,为世界城市规划史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中英国达88.3%、联邦德国86.4%、比利时95%、荷兰88%、澳大利亚86%、丹麦84%、瑞典83%、新西兰80%、前苏联65%、日本77%、美国82.7%,这是1980年的统计数字。1993年联合国在《世界城市展望》中报告:90年代中期,全世界约有43%(23亿)人生活于城市中。至2005年城市化水平可望超过50%。到2010年,全球可能有2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的21个在发展中国家:亚洲有14个,拉丁美洲有5个、非洲有2个。我国1949年城市化比重10.6%。几十年后有大的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据1980年统计资料:东部城市化水平为45.6%,西部16.5%,边远地区7.9%。2000年五普调类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已增至664个,建制镇2万个,城镇人口达4559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6.09%。
    但是,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是很多,也是共同性的。联合国在2001年12月11日发布的《2001年世界人口状况》中说,"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16万人从农村移到城市。"由此"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使城市地区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是需要在城市化中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关新闻

歌诗达邮轮之旅 日本福冈
歌诗达邮轮(首尔篇�)
歌诗达邮轮 惠旅游
歌诗达邮轮 非诚勿扰片段
歌诗达邮轮之旅
皇家加勒比邮轮之海洋绿洲号的组建
邮轮上的经典美食 歌诗达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介绍(二)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简介(一)
歌诗达邮轮日韩风情游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旅游拍照十大禁忌
[开封大相国寺导游词]
[峨眉山金顶导游词]
[峨眉山万年寺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北山导游词
金山岭长城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洛阳水席导游词
鸡冠洞导游词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