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新任务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1日 共有 657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我们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高度关注农民群众的新呼声,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新任务,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
    一是我们面临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艰巨任务,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任重道远。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价格稳定是“三农”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目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之中,面临农业资源要素外流、劳动力老龄化、生产副业化、基础设施老化、生产规模偏小、科技研究推广体制不适应等诸多难题。分析前段时间出现的粮猪油等大宗农产品供给紧张问题,实际上也是农业嬗变中的阵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农业萎缩和现代农业成长不快造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阶段,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要有新思路,要靠新办法,不能再用牺牲农民收益、催种催收、行政命令的老办法来保供给、稳价格,而是要创新农业的发展思路,地靠科技进步来克服农业资源的瓶颈制约,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效,以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价格稳定和务农致富。说到底,就是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增产增效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目标,把强化农业基础的着力点放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大力推进农业的发展理念、产业规划、科学技术、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实现农业的生产主体、产业结构、生产模式、服务体系和装备设施的全面转换,促进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高,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功能多样、凸显hr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是我们面临农民充分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艰巨任务,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任重道远。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千百万农民迫于生计的压力而率先闯市场、办实业,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省农民收入水平虽然多年来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农民群体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中老年农民、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就业难和低收入农户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非常艰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我们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着力提升农民创业创新的层次,提高农民创业创新的能力,搭建农民创业创新的平台。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党和政府有效的引导、支持和帮扶,加快实现农村创业创新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从各自为战的分散创业转到因势利导地为农民搭建创业新平台的集聚创业上来;从第二产业领域创业为主转到一二三产业更为广阔的领域的创业上来;从鼓励一部分能人率先创业创新转到引导和帮助全体农民创业创新上来,通过强化hr、结对帮扶和改善创业就业环境等举措,帮助低能力农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做到让不同素质、不同能力、不同区域的农民群体都能各展其能、各尽其力、各创其业、各得其所,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实现全体农民的充分就业、持续增收、共同富裕。
    三是我们面临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艰巨任务,形成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机制任重道远。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快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只有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让所有农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有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支持城市的互促机制,才能做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推动现代化顺利实现。根据我省已城市化加速推进新阶段的实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战略。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化进程中,把农民市民化作为城市化的核心内涵,把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既要创造让农民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安居乐业的条件,实现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又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推广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经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文明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覆盖,让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成为推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巨轮。
    四是我们面临着破解农村民生难题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艰巨任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愿望日趋强烈。同时必须看到,尽管这些年来以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仍有许多农村民生难题有待破解,公共服务难尽人意:尽管已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但城乡教育资源仍然分布不均、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尽管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筹资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尽管农民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但职工社会保险对农民工覆盖不广,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依然缺失;尽管村庄整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依旧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的战略重点放到农村,把社会建设摆到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城乡居民平等拥有发展机会、公平享受发展成果的要求,由各级政府地承担起农村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责任,把的民生投入用于农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系列惠民工程,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民生滞后的状况。
    五是我们面临扩大农村民主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艰巨任务,完善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结构任重道远。保障农民群众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在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必须看到,随着农村阶层多元化和农民利益诉求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与农民日益增强的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显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还不完善,忽视农民利益、漠视农民权利的现象和群体性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存在不少隐患,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显得越来越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农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更加积极地创新基层民主形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六是我们面临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和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艰巨任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任重道远。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动力和路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三农”发展和统筹城乡方面走在前列,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率先推进并不断深化改革,由农民创业闯市场而率先构建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但也必须看到,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消除,城乡不平等的种种制度规范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平等发展,新一轮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比以往的改革更为复杂艰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把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大动力,以当年敢为人先的家庭联产承包改革的勇气来推进新一轮城乡配套改革,尤其是要在规划建设、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财政金融等方面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民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制度,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的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融,力争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上继续走在前列。

 

相关新闻

歌诗达邮轮之旅 日本福冈
歌诗达邮轮(首尔篇�)
歌诗达邮轮 惠旅游
歌诗达邮轮 非诚勿扰片段
歌诗达邮轮之旅
皇家加勒比邮轮之海洋绿洲号的组建
邮轮上的经典美食 歌诗达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介绍(二)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简介(一)
歌诗达邮轮日韩风情游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旅游拍照十大禁忌
[开封大相国寺导游词]
[峨眉山金顶导游词]
[峨眉山万年寺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北山导游词
金山岭长城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洛阳水席导游词
鸡冠洞导游词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