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大城市带永恒的话题”,在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高层市长圆桌会议上,国内外市长各抒己见。就目前各国大城市带面临的共性问题,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梁鹤年做了“城市和谐”的专题发言,获得了最多的掌声。在专家报告会上,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则做了《江苏江北区域空间格局与南通发展》的报告,引起了江苏与会各市长的极大关注。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健康生活“息争才得‘和’,适度才得‘谐’。‘和’与‘谐’都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中,个体与整体的辨别实在是个既关键又困扰的难题。”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梁鹤年倡导“城市应注重人文关怀,理想的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的理念。梁鹤年认为,一个美好的城市是个“完整”的城市———整个城市是完整的,每个部分也是完整的,城市规划就是创造大大小小的“中心”和“向心力”,这些都是有其内在规律与生命的独立整体。每一个中心都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中心同时属于大于它的中心,拥有小于它的中心,并与同它相类似的大大小小中心并存。城市和地域规划的使命就是去创造一个完整和延续的城市结构,一个健康和充实的城市生活。梁鹤年说,现在有很多城市规划中都提出了适度的概念,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发展中。从宏观角度看,城市经济多元化能减少城市与城市之间浪费的竞争,多元化经济既能保证城市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城市间竞争的需要和冲动也相对减少,这就是“息争”,各城市都可以安分地和互助互赖地同步发展。无论城市内部或城市之间都应该强调横向统一,也就是“共同进退”。应该消除各社区间,和各城市间的各自为政和互相角逐。在“大我”的指导原则下合作和互助。发挥区位优势带动腹地发展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的出现,一向都能够集聚足够的人气,昨天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高层专家报告会上,吴良镛的学术报告会座无虚席。“长三角经济区的研究目前已从单一的经济辐射转向空间秩序和协调发展上来”,吴良镛先生说。随着连接长三角向北纵深的交通网的形成,新长铁路、宁通线、徐州至连云港、南京至连云港、南京至南通、南通至盐城的多条高速公路,以及国道从北至南贯穿整个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北部区域以及外北部区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目前,从初步长三角辐射造成的效果看,江北地区呈现多中心的特征,加之沿海区域发展潜力,沿海、沿江发展轴正在出现,给人口移居创造了条件,从而改变徐州、盐城、宿迁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北部区域的经济繁荣景象的显现,也在空间秩序上,避免长三角大城市连片发展,所带来的辐射矛盾突出的问题。从“北上海”南通今后的规划看,需要有一个大区域的视角,该市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接受上海辐射,带动北部腹地的发展。南通市长丁大卫接受采访说,南通力求再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以南通市区为中心,金沙、海门、长江镇为次中心的沿江城镇群组;以掘港、汇龙镇为中心的沿海城镇群组;以如城、海安为中心的沿线城镇群组,从而突出南通作为北部区域型中心城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