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6年、2007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让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依然是“两会”热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分别参加重庆代表团和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历史和环境等多种原因,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为严重。在我国313.7万个村庄中,普遍存在着集中供水、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缺乏,畜禽圈舍与住宅户混杂,村庄道路普遍没有硬化,使用传统的旱厕,垃圾随处丢放,消防设施严重匮乏等状况。近几年在南方和北方兴起的农家乐和特色小城镇旅游,不仅让城里人享受到优美的乡村环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而且同时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停车难、如厕难、排污难等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造成“软硬件”设施的脱节,影响了这一特色经济的发展。北京、四川等地,一些周末农家乐带来的垃圾问题开始让乡村政府头疼。垃圾及时清运在一些农村没有得到根本重视,更谈不上垃圾无害化处理了。二次污染同样威胁着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的惟一有效途径是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国家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资投劳;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多、村庄分布散、经济实力薄弱,加上长期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使得农村人居环境长期落后。“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晴天是车拉人,雨天是人拉车”已不仅仅是个别现象,甚至在南、北方的农村普遍存在。一位专业人士分析,由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近年因拆建和自然损毁年均损失约350亿元,农民有限的资产被固化和消耗在反复拆建住房上,造成农户财产长期难以积累,也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的“两会”让8亿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看到了环境改善的希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农村基础设施要有一个大的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民财富积累,吸引进城务工农民返镇回乡创业就业,增加农村发展活力。据悉,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12亿元。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用来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