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新技术部分考题
序号
前些年的考题(甲)
近两年的考题(乙)
解析
1
在GIS中,二维空间中的事物可以抽象表示为(C)。A点、线、体B点、面、体C点、线、面D线、面、体
73.在GIS中,最合适的温度表示方法为(D)。A.点数据B.线数据C.面数据D.三维表面
甲:这是送分题,二维不会出现“体”的。乙:从书上所叙述的点、线、面、三维表面的功能推断而得出答案。
2
在GIS中,网络分析和网格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哪一种是网格分析具有的功能?(D)A最小路径计算B公共设施的负荷计算C最小成本计算D工程填挖方计算
下图是基于我国公路交通计算的成都、西安、上海、广州四城市特定距离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它属于GIS哪类空间分析功能?(B)A.缓冲分析B.网络分析C.格网分析D.叠加复合分析(Overlay)
甲:书上有明确的说明。乙:书上有说明和图,答案一目了然。
3
手工数字化仪输入的最大优点是(A)A直接获得矢量图形B直接获得栅格数据C自动进行分类D地图录入速度快
要输入1:25万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较为便捷的方式是下列哪项?(B)A.扫描自动(半自动)矢量化B.手扶跟踪数字化C.基于扫描图的鼠标输入D.键盘输入
甲:书上有表述。乙:书上讲纸质地图输入hr,常用手法为手工数字化仪输入。所以选B。
4
因特网(Internet)技术(C)A只能在近距离内实现hr之间数据通讯与设备资源共享B只能在一个单位内部使用,可以保护数据资源C可以使各地hr之间实现数据通讯D可以取代电信业的全部业务
在格网式的土地利用数据中,假定1为水体2为农田、3为裸地,格网大小为100米�100米。若某个格网数值为2,则最为合理的一种理解是(C)。A.该格网代表0.01平方公里范围均为农田B.在该格网代表的0.01平方公里范围的中心点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C.该格网代表的0.01平方公里范围内,农田占的面积比重最大D.该格网代表的0.01平方公里范围内,除农田外,水体和裸地面积相等,即平均值为2
甲;通过排除法可得到正确答案。乙:A和D不在考虑之列。分析B和C,B说“中心点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这并没有反映出整个100米�100米的范围内的用地性质。所以C的说法较为合理。(此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5
利用hr辅助设计(CAD)技术可以建立(A)A三维模型,产生建筑物透视图B叠合分析模型,对建筑物透视图进行评价C网络分析模型,对交通流量进行计算D邻近分析模型,对交通密度进行计算
下面哪项不是Internet(因特网)提供的服务?(A)A.分布式hr检索B.文件下载C.电子邮件D.WWW
甲:叠合分析、网络分析、邻近分析都是GIS的功能,而不是CAD的功能,所以选A。乙:用排除法可得答案为A。
6
在遥感图象上,绿色植被的反射率在不同波段上是不一样的。植被的最大反射率在(C)。A兰色波段B近红外波段C红色波段D热红外波段
下列四种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B)。A.TM、SPOT-HRV、NOAA气象卫星、IKONOSB.IKONOS、SPOT-HRV、TM、NOAA气象卫星C.IKONOS、TM、SPOT-HRV、NOAA气象卫星D.SPOT-HRV、NOAA气象卫星、TM、IKONOS
甲:假彩色遥感像片中,植被是红色。乙:书上并没有说IKONOS遥感影像,只能看SPOT-HRV和TM的分辨率情况了,只有B是正确的。
7
较高分辨率的测视雷达图象上包含城市下垫面的许多。测视雷达图象是由哪一类传感器获取的图象(B)?A可见光传感器B微波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D紫外传感器
不适于采用常规遥感手段调查的城市是(C)。A.土地利用B.城市热岛C.地下管线D.城市建筑
甲:书上没直接说,但提到微波雷达,说明测试雷达图象与微波传感器有关。乙:只有地下管线是很难调查的,所以是C。
8
在可见光遥感图象上,不同类型的道路具有不同的色调,这是由它们的反射率所决定的。其中,反射率最强的道路是(D)。A砂石路B土路C沥青路D水泥路
为消除大气吸收和散射对遥感图像电磁辐射水平的影响,可以采取(C)。A.图像增强B.几何校正C.辐射校正D.图像分类
甲:书上没有这个内容,按常识考虑水泥路反射率最强。乙:书上讲的很清楚。
小结:本部分内容不算多,但对搞规划的人来说,平时接触不多,比较生疏,又有考题超出书本内容的情况出现,所以难度加大了。建议认真把书看好,争取凡是在书的范围里的题都能答上,不必再花费的精力去看技术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