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哈萨克的先祖最远古的信仰是自然神灵崇拜,如日、月、大山、巨石、星辰、山洞、温泉等以及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继后又信仰萨满教、佛教、景教。特别是佛教在新疆延续二千多年的历史。如1959年在哈密天山板房沟发现的古突厥文《弥勒会见记》,该作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大型话剧剧本,主要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诸方面的佛教教义。解放后在哈密还发现一本《弥勒三弥底经》(1959年《新疆宗教》54页)是由焉耆语译成回纥语的小乘佛典。哈密白杨沟佛教洞窟、东庙尔沟的佛教遗址,都可以说明佛教当时在哈密各民族中流传的盛况。哈萨克族从崇拜自然神灵、崇拜祖先开始,又信仰过多种宗教。最后信仰了伊斯兰教。据历史记载和史学家的研究,伊斯兰教约在12世纪就在新疆喀什一带传播,14世纪阿克苏维吾尔族皈依了伊斯兰教,15世纪吐鲁番维吾尔族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开始向哈密传播,直到1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才真正成为哈密维吾尔族的一元化宗教。哈密哈萨克部落完全皈依伊斯兰教要比哈密维吾尔皈依伊斯兰教还要晚一些。一、哈萨克远古时期对为然神灵的崇拜哈萨克远古时代崇拜的自然神灵有日、月、星辰、天、地、水、火、温泉、独树、山洞等。哈萨克对自然崇拜的习俗在现代生活中仍可明显地找到遗迹。哈萨克指天为阿斯盘,也称呼大耶。生活中忌讳向着天吐唾沫,女人不能对着天挤自己的奶,没做什么坏事常对天发誓说:“老天会作证”。哈萨克和汉族同样认为,天上的所有的繁星就是地上的人,如果看到一颗流星陨落,就说:“不好了!”,地上就有一个人要殒命。哈萨克民间认为太阳的光亮可以驱邪恶,在小孩入摇床时,要用火在摇床的上面前后左右燎一下,以驱邪恶。哈萨克毡房的门不论何时都是向东开,向着太阳。新娘入洞房要在火上由老年人倒上一碗酥油或者羊油,都是对太阳及火的崇拜。尊火为火娘娘,牲畜转场要让牲畜从两堆火中间穿过,即要火娘娘消灾避难。哈萨克忌讳向火中吹唾沫,不从火上跳过,也不打火,生怕惹怒了火娘娘。这都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哈萨克生活中严忌在泉水中和流水中小便,不拔地上的青草,认为草是介勒阿巴,即大地妈妈养育的,民间也称天为父亲,哈语叫阿斯盘阿塔,认为天父地母结合才有了大地上的万物。民间传说哈萨克的祖先对自然神灵有种种叫法,说地神为迪航巴巴,森林之神叫奥勒满巴巴,山神叫塔乌巴巴,水神叫苏依勒,风神叫介勒依勒,火神叫奥特阿娜…哈萨克对动物、植物的崇拜都属自然崇拜的范畴之内,对依于生存的六畜之神更为崇拜,祈求保护神保护牲畜繁衍、平安发展。对于奉为“种子”的老公马、公牛、老山羊和自己最爱的骑马,一般不向别人出售,自己可做扫欧木,意为宰冬肉,把头骨要放在高高的白杨树上天葬。哈萨克卖了牲畜,当买主拉走时要用剪刀剪下一小撮毛,并吐上口水在手上小心地捻一下留下。卖了大牲畜要留下笼头和缓绳,都是为了保着福运。生活中不慎巴奶子或酸奶倒在了地上,一定要铲出去给狗吃,不能用脚踩,怕惹怒了六畜保护神而招来不幸。关于六畜保护神民间有很多传说,说绵羊的保护神叫绍潘阿塔,山羊的保护神叫谢克谢克阿塔,牛的保护神叫赞格巴巴或叫四依勒阿塔,马的保护神叫康巴勒阿塔,也叫儿勒克阿塔……旧时哈萨克认为六畜平安都是她们的保护神和恶魔拼搏的结果。据历史记载的哈萨克远祖乌孙和康居人,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的一切都很崇拜。从哈密小堡岩画就能看出远古部族对自然崇拜的情景,小堡岩画区地处小堡派出所旁边西北角山坡上,山坡坐北望南,是一片非常丰富的岩画群,有狼追羊的画面,其中有一幅岩画上,画的是一群大角山羊,羊角上有明显的节,后面很近的地方有一只母山羊,一只公山羊抬着头,好像在做爱,公山羊的生殖器垂在地上,又粗又壮。可看出古代部族对生殖的崇拜,愿望牲畜繁衍旺盛。二、哈萨克的图腾崇拜哈萨克民间崇拜的图腾有狼和猫头鹰。“图腾”一词是印地安语的译音,意为亲属或标记。哈萨克为什么要把狼和猫头鹰崇拜为图腾?据《史记大宛列传》称“昆莫生弃子野。鸟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汉书张骞传》也称:“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翎候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乌孙王昆莫弃荒野,狼不但没有吃他,还给他喂奶,所以形成哈萨克的主体部落乌孙就把狼和猫头鹰立为图腾而加以崇拜。民间一些老人不让诅咒狼,也不指着狼骂。狼,哈语叫卡斯尕勒,也叫报勒,该词是由“卡斯克勒”一词转化而来,意为尊敬,即崇拜的意思,在哈萨克民间文学中,常常把狼喻为凶猛、勇敢的象征,民间有些老人把狼的踝骨带在身上,说可以治病,也可以得到好运气。有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勇敢的人,命名叫卡斯尕勒拜,或者叫报勒拜,都是狼拜的意思。哈萨克的先祖把猫头鹰作为图腾崇拜的习俗流传至今,哈萨克自己一般不打猫头鹰,采集猫头鹰的羽毛,大都是受猛禽伤害而脱落的羽毛。他们把猫头鹰的头、爪、毛钉在床边上、壁毡上,以示崇拜,并认为可以驱邪保平安。近代哈萨克对猫头鹰的崇拜更盛于对狼的崇拜,多把猫头鹰的毛钉在姑娘的帽子上,哈语叫塔何亚,既漂亮又认为吉祥。也扎在赛马的马头上,愿参赛的马像猫头鹰一样凶猛飞快。青年男女订亲后,小伙送给姑娘一撮猫头鹰的羽毛为信物,意为吉祥。哈萨克人也将猫头鹰的毛扎在自己心爱的驼羔头上,以示平安。远地的亲戚探亲,送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表示祝福。哈萨克在生活中视猫头鹰为美丽、驱邪、避祸、吉祥、安宁的象征。这都是把猫头鹰作为图腾崇拜的古老习俗的痕迹。三、哈萨克对祖先的崇拜哈萨克崇拜祖先的观念至今保留,他们认为人虽死了,其灵魂还在。考“试大“哈萨克民间有句俗语“灵魂是肉体的客人”,说人死了,灵魂就飞走了。所以民间有崇拜部落的头人、部落的英雄、巫师、自己祖先灵魂的习俗,虔诚地办理祖先的葬事,宰牲祭献,大办一周年大祭(阿斯拜勒等托雨)。当遇到灾难、不幸时,要向祖灵宰牲祭献,认为宰牲越多,祖灵越会满意,祖灵就会施舍恩德,保佑摆脱困境。不生孩子的女人要到祖先的坟地上过夜祈祷,祈求生儿育女。传说哈萨克的英雄阿尔哈勒克在一次征战中,陷入了困境,将有被击败危险,他当即把自己的坐骑一匹白马宰了,祭献祖灵,祈求祖灵佑助,最后祖灵显了灵验,很快就转败为胜。哈萨克人路经祖先的坟地都要下马,在坟前祈祷默念,祈求祖灵佑助避祸得福。哈萨克宰牲祭祖要讲究毛色,要宰黄头白羊或白头羊,平日来了贵客也要宰黄头白羊,因为哈萨克认为白色是纯洁、正直、忠诚的象征。说一个人有“白色的胸怀”,就是形容这个人正直、忠厚、诚实。哈语译音为“阿克空吾勒”。所以18世纪哈萨克的英雄贾民拜克的战旗就是白色的,据说现在还被人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哈萨克每逢大型庆典都要宰二岁青灰色的白鼻子马,也是基于这个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