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定。这块青山毓秀、沃野千里的美丽土地,不仅哺育出代代勤劳、勇敢的人民,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洗礼,使古老的保定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遍布着美丽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同时这里曾因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来寻求富民强国之道而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地。我就先带大家去参观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我们眼前这座典型的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就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它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198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保定市育德中学旧址上修建的。1992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4年9月,纪念馆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部分:运动的由来五四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旅法中国人士提倡并组织的留法俭学,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以及欧战期间旅法华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近代留学活动初兴于19世纪70年代,容闳是中国最早的出国留学第一人,在他的提议下,清政府向美国选派了第一批12至16岁留美幼童。1912年初,李石曾和吴稚晖、蔡元培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其目的是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节俭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从而把西方的文明输入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后来遭到袁世凯政府的破坏,留法俭学会因李石曾、蔡元培等人被迫流亡法国而停止活动。这张照片是1913年5月俭学会第三班俭学生赴法前合影,站立者右三为李石曾。李石曾,祖籍河北省高阳县,是清末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章的儿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1902年他到hr,因为对大豆研究非常的成功,遂把中国的豆制品技术引入了法国,1908在法国巴黎西郊创办了一所"巴黎中国豆腐工厂",豆腐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他的家乡高阳县一带没有文化的农民。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劳动力,李石曾在厂内成立了一所夜校,工人们白天做工,晚上学习(主要学习一些国文和法语)。经过几年的"以工兼学"实践,夜校里提出了"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宗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勤工俭学的由来。在李石曾等人的组织下,"勤工俭学会"于1915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受严重的战火侵袭,中国向法国派遣了十几万战地华工,这些华工到法国以后,给法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法教育界人士认为有必要对这些华工进行教育,于是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的组织下,1916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并创办了华工学校,蔡元培任中方会长,欧乐任法方会长,李石曾任书记,吴玉章任会计。第二部分:运动的兴起留法勤工俭学生赴法前,需要在国内进行必要的预备,学习一些法语、西俗和一般工艺技能,以便赴法后的交流、做工和学习。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被迫流亡海外的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相继回国,开始在国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经过艰苦的努力,留法预备学校和预备班在全国先后建起了20余所。这张照片上的是1917年在保定高阳县布里村成立的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学校设有实习工厂,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之一蔡和森就毕业于此校。1917年秋天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了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该班教学质量之高,教学设备之良,赴法人数之多,是其他学校不能与之相比的。革命前辈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湖南学生就先后毕业于此班。1918年还在北京、长辛店设立了高等法文专修馆,赵世炎、何长工等就毕业于此馆。何长工,原名何坤,因为他曾在长辛店留法班做过工,后来毛泽东诙谐地说:原来你是长辛店的工人啊!从此,何坤改名叫何长工。他曾骄傲地说:"我的名字是毛主席给起的。"第三部分:运动的热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勃然兴起之时,正值新思想、新文化在国内广泛传播,有志青年迫切要求去法国寻求救国之道,留法勤工俭学适应了这一需要,加之各地政府、社会贤达的大力扶持,留法勤工俭学在五四运动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毛泽东就是为了联系留法勤工俭学事宜,才走出湖南、奔向北京,从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他虽然没有赴法,但他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终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支持。这张照片是保定育德留法预备班的湖南学生贺果(又名贺培真)。他在日记里详细记载了毛泽东等人专程从北京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学生。四川的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最多。赵世炎、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均是四川籍的学生。留法勤工俭学生经过在国内的预备学习之后,于1919年开始分批赴法。这是第一批学生赴法前在上海的留影。后排右一为专程到上海欢送学生的毛泽东。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15日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有20批学生赴法,约计2000多人。勤工俭学生们在赴法航行途中生活非常艰苦,因为这些贫家子弟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乘坐的多是没有等级的舱位,有的甚至和牛、马同舱。他们一般从上海起程,途经香港、西贡、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入红海,穿苏伊士运河,经赛得港进入地中海到达法国港口马赛或绕道英国伦敦,再到法国的首都巴黎。他们一路颠簸劳累,上岸后如患一场大病。但他们很快振作精神,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与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