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对全球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M2/GDP水平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M2/GDP > 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截止目前为止,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完整的“倒U”型,反而有更多的国家出现M2>GDP的现象,且差距会增大,即呈现喇叭口趋势。本文重点探讨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这是货币数量的绝对增长超越经济规模的根本原因;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必然导致数额庞大的货币资产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而现行的各国央行调控货币供求关系的工具最终会加速货币的繁衍,通胀和滞胀己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常见现象,经济危机的形态也由生产过剩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基于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我们对在不改变信用货币制度前提下,任何试图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新体系的努力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全球M2/GDP,倒“U”
Global: EAnalysisTrend
Abstract :
Consideredduring thecrediturrency systemanalyof global,countriesdemonstratedM2/GDPphenomenon uniqueChinarisingd.empirical analysisshowed thatshad ainverted-Ushapecrediturrency system up to now. Instead, there are more countries’ M2GDPM2GDPing.inherentlaw. Compared to the real economycurrencycausingcredit currencyingcThelawbound to lead a huge amount of monetary assets drifted away from the realworld's “liquidity surplus”.,tagin economic operationhas came from-production crisis into financial crisis and currencycrisis.U.S.the premiselaw
Key word:csInverted-U
Thelaw
JEL Classification:E41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截止2007年底,货币供应量(M2)为403401.30亿元,而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246619亿元,M2/GDP的比值为1.64。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对M2/GDP的水平、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M2/GDP的比值为多少是合适水平以及它的变化趋势;
M2/的演进轨迹将呈现曲线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在符合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递减的条件下,中国的M2/GDP上升路径将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前半期年至2015年出现折点,此后增长速度开始递减,并收敛于增长上限(3.或2.左右),开始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运行,目前中国仍处于M2/加速上升的阶段。
研究第二个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货币供应的角度入手,如易纲(2002)认为,间接融资(银行信贷)太多直接融资太少,是导致中国M2增速快于GDP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从货币需求角度入手,如刘明志(2001)认为,M2/GDP反映的是货币需求的力量而不是货币供给的力量,M2/GDP较高意味着中国的货币需求比较高,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过多。
但是,这些解释大多只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的比较,且在M2/GDP的比值为多少是合适水平以及全球该数值变化趋势难以确定的情况下,难免会有所局限。本文希望通过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与分析,理清以下问题: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比较1971年前后世界平均M2/GDP的水平和趋势;不同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M2/GDP的比较;并以两组国家为代表验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有国家的M2/GDP的呈现倒“U”型趋势。最后,对导致货币规模与经济规模的背离,即M2与GDP的差距日趋扩大的“喇叭口”现象进行更深入探讨,这涉及我们对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的判断。
二.世界各国M2/GDP的水平和趋势(1961-2006)
1、世界平均M2/GDP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1961-2006年世界平均M2/GDP的情况图1-1所示(其中1973、1975、1979、1980、1990、1991和1992年的数据缺失)。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平均M2/GDP 比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1999年和2000年超过了100%,2006年该值为96.49 %。从图中可以看出, 1971年以前,货币规模与经济规模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而1971年后,世界各国M2/GDP开始迅速上扬,居高不下,总体水平持续上升。
图1-1:1961-2006年世界平均M2/GDP
数据来源:WDI Online
对比历史数据,共有63个国家1961年、1971年、1981年、1991年和2001年的M2/GDP数据齐全,其频数分布如图1-2所示。根据图1-2,各区间内的国家个数依据时间推移,有向M2/GDP高比例方向移动的趋势。在M2/GDP<40%的区间内,随时间变化,国家个数基本呈递减趋势。而在M2/GDP>40%的区间内,随时间变化,国家个数基本呈递增趋势,如M2/GDP>1的国家,1961年仅为1个,1971年和1981年为2个,1991年有4个,2001年则达到了7个。由具体数据,可以发现这63个国家M2/GDP的峰值和平均值在不断变大。1961年,M2/GDP的最大值仅为127.79%,1971年为149.75%,1981年为180.83%,1991年上升为233.23%,2001年更是达到了288.06%。同时,其平均值1961年为23.47%,1971年上升为30.29%,1981年和1991年分别为36.83%和41.95%,2001年则达到了53.27%。
图1-2: 1961年、1971年和1981年65个国家的M2/GDP频数分布图
数据来源:WDI Online
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细分,对全球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的变化趋势图1-3,其每年的具体划分情况可参照《世界发展报告》。如在《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使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按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来划分不同收入组别的国家或地区:低收入,735美元及以下,下中等收入,736美元—2935美元;上中等收入,2936美元—9075美元;高收入,9075美元及以上。
由图1-3,低收入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有较大起伏,这与落后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体制不完善有较大联系,如莫桑比克由于内战在1985年M2/GDP高达2,206.87,且这种异常值在计算平均值时没有进行处理。忽略低收入国家的异常波动,可知这四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均值都出现上升趋势。
图1-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M2/GDP(1961-2006)
数据来源:WDI Online
三.M2/GDP“倒U”趋势的实证检验
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从总体上看,通货(包括硬币和银行券与国民财富的比例先是上升,然后趋于平稳甚至下降,银行货币(支票存款的比例也经历过相似的历程,即M2/GDP会随一国经济发展呈现一种“倒U”关系。后来一些学者如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982)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早期的研究表明,英美等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其货币化指数在1946年出现“折点”,“折点”处的值为0.9,而后便趋缓下降。尽管此后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年和日本以后的货币化比率有过接近甚至超越0.或者的记录,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化比率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也经历了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但平均来看,都未曾超过年的“折点”值。
U”趋势是合乎逻辑的:货币的主要职能在于充当交易和支付的工具,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市场化处于发展中时,货币化程度较低,M2/GDP的比值相对较低;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尤其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时,各种金融票据和资产都极易变为流动性较好的支付工具,从而会减少货币需求量;所以,M2/GDP的比值伴随着经济成长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会经历从低到高,然会从高下降的过程;但是,图1-1表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M2/GDP的比值实际状况与学理不符,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证明M2/GDP“倒U”轨迹是不成立的。
首先来验证1946年的“折点值”是否成立。对世界2006年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世界银行数据库(WDI Online)共包含了209个国家,128个国家有2006年的M2/GDP数据。其中,有19个国家的M2/GDP比例超过100% (表1-1),包括了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均超过了年的“折点”值。同时,对经历了“倒U”过程的英国进行分析,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在线(national statistics onlinkuk)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的M2/GDP也已经大于1,超出了所谓的“折点值”0.9。
表1-1:2006年M2/GDP > 100%的国家或地区
(单位:%) | 中国澳门 | 133.16 | |
泰国 | 101.16 | 厄立特里亚 | 134.61 |
摩洛哥 | 102.19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136.05 |
瓦努阿图 | 102.22 | 瑞士 | 149.07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105.92 | 中国 | 153.88 |
新加坡 | 114.81 | 加拿大 | 156.11 |
格林纳达 | 116.22 | 毛里求斯 | 161.82 |
塞舌尔群岛 | 119.98 | 日本 | 206.55 |
马来西亚 | 123.27 | 黎巴嫩 | 225.54 |
约旦 | 131.24 | 中国香港 | 260.89 |
其次,如果仅仅考虑信用货币制度下的M2/GDP,是否有国家出现了倒“U”趋势?以两组国家为例,第一组是以加拿大、日本、瑞士、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二组是以“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分别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图形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历了完整发展过程的亚洲四小龙,均没有出现完整的倒“U”曲线。
图1-4:发达国家的M2/GDP(1961-2006)
数据来源:WDI Online
图1-5:亚洲四小龙的M2/GDP(1961-2006)
数据来源:WDI Online
四、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的探讨
也许不同的国家在货币化进程中,影响M2/GDP上升的原因会有所差异,但是由于信用货币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基本货币制度,并且世界各国普遍呈现M2/GDP持续上升趋势,那中国M2/GDP的变化趋势除了某些特殊因素外,也应该遵从于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我们有必要对影响M2/GDP上升的根本原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笔者认为,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的趋势揭示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1、货币数量无限增长的原因
(1)信用货币的数字化。先前的货币无论是商品货币还是金属货币都具有实实在的物理属性,充当货币的布匹、铁、铜、银和金等,其数量增长都会有一个自然的极限,而信用货币从纸币演变为电子货币,进而成为的数字符号;货币数字化的结果使得信用货币增长具有不可逆性,即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符号货币数字一旦降生不会消逝,而不像其它实物货币会随着岁月磨损最终失去价值。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对金融市场非货币形态的支付工具产生收缩作用,而对己经形成的货币数量不会减少,货币沉淀己经形成;如果从财务报表角度来看,货币资产数量表现为货币当局与商业银行的负债,一旦形成债务,即储户的净存款(社会公众和组织拥有的扣除负债后净货币数量)不会因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减少,覆水难收,其数额伴随着信用货币制度生命的延续而无限增长。
(2)信用货币数量的调节功效不对称性: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容易实现,减少货币供给的努力则会大打折扣,其结果对于相同货币乘数,扩张货币数量大于减少货币数量,这是因为中央银行货币调整的扩张弹性大于收缩弹性(新剑桥学派),即中央银行一般可以轻易达到增加货币供应的目标,但是要收缩货币供应量却未必能实现,原因主要是货币需求旺盛时,银行体系会逃避中央银行控制而主动增加贷款,扩大货币供应,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形式、金融机构控制上存有漏洞,无法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货币数量增减的不对称性增加了货币数量,为更大的资产泡沫积累动能。从根本上讲,货币当局奉行的货币政策与工具是治标不治本,是一场"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游戏,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短缺交替出现,但流动性过剩是主基调。
(3)货币的内生性。内生性是指伴随经济运行而自动产生的货币;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内生货币供应论”,其主要命题是“货币当局无法对信贷的供应实行完全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已成为一个内生变量”。货币内生性的理由主要基于金融媒介的创新可以动员闲置资金、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和企业创造非银行形式支付,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应量增加。信用货币内生性使得货币具备自我繁衍功能,能及时满足经济运行所需,弥补了货币当局货币供给的僵化和迟滞,这也是信用货币制度的长处,但却不受货币当局的控制,无拘无束伴随经济运行而增长。
(4)信用货币无“锚”的制约。信用货币制度与先前的货币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货币供给是否有所制约,即所谓“锚”;在先前的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数量受限于货币材质的制造成本,如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提取和加工等需要付出代价,弗里德曼(1994)在分析金属货币制度为何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时认为:不管金属有多“贱”,仍然要耗费某种东西进行生产,这一成本就是对货币数量的一个限制。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即货币的外生性,是信用货币制度下唯一的“锚”,遗憾的是这也是货币滥发的源头之一;货币史表明,自从政府掌管货币发行大权始,发行货币就成为对付各种经济困局最便利的手段,很难指望政府会对货币发行自我约束,即便是具有自律且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也很难实施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把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以物价指数与经济指数这二锚来调控利率与货币供应量;时至今日,美联储同样造就了美元全球泛滥;事实证明,政府或央行能够理性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假设过于天真,货币政治化难以避免:“压力团体各有各的企图,赤字财政可用货币供应出术,通胀可作为间接抽税,等等,而什么大选在即,增加币量刺激一下经济是司空见惯的。”(张五常。这恰恰证明了唯一能对货币发行起到“锚”的作用的美联储也是无能为力的。全球货币都以世界货币美元为“锚”,而美元这个“锚”却靠不住,可见全球信用货币制度就是一个无“锚”的制度。
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的原因
货币流通速度的提升会减少货币需求量。费雪的货币数量方程表明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采用记帐方式和信用卡方式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全球每时每刻无数笔的交易支付瞬间完成,货币利用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文献验证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甚至下降,这与数量方程MV=PT中的货币数量M选取有关,其实M不仅包含了交易所需货币数量,也包括了没有参与实体经济运行的冗余货币量,即货币供应量的相当一部分没有被用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而是被用于支持金融资产(特别是股票市值)的大规模扩张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Dow和Savillo1988);货币沉淀现象广泛存在于居民储蓄、证券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外汇结余规模、居民收入分化和非组织金融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杜子芳2005;陈华良)。
非货币形态对货币形成了“挤出效应”减少了货币需求量。按照美联储对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资产能以低交易费用转换为现金来衡量,货币的具体形态分别为M0、M1、M2、M3和L;但从充当交易的中介和支付功能角度来考察,货币就会超出上述范畴,金融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为非货币形态的支付创造了条件,任何一项资产都有可能替代货币充当支付功能,即便是哪些没有拥有狭义货币的货币需求者,运用信用方式就能达到交易的目的,而这些交易活动的完成并不涉及沉量货币;由此对货币形成了“挤出效应”,减少了货币需求。除此之外从绝对数量上考察,货币需求数量与经济增长按一定的比例增长,但与毫无约束的货币供给量相比却是相对减少;
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反映了信用货币制度与生俱来的矛盾:作为降低交易费用的货币,充当人类社会相互交换活动中所需的媒介,其数量能满足交易需要即可,而现实是数额庞大的货币远远超出交易需求。当货币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演化到信用货币阶段,货币也从最基本中介支付功能进化为财富储藏和占有的主要形态,更异化为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权力工具;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规模的无限增长会直接引发两种结果:一是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价值尺度变化不定,吞噬经济增长成果,降低社会公众财富;二是大量冗余货币游离于实体经济活动之外,沉迷于虚拟经济,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经济危机的形态也由生产过剩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性过剩将会愈演愈烈,直至信用货币制度的终结。
长时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对信用货币制度感到困惑和好奇,“这种货币体系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米尔顿.弗里德曼)。对于这一常见的货币泛滥现象,学者们见怪不怪,没有从根本上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一生都致力于货币研究的弗里德曼认为:只要奉行固定规则就可治愈通货膨胀;现有货币政策大都从技术层面加以处理,如常见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对于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这一现象,本文论证这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运行的结果,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信用货币制度:只要是在信用货币制度框架下,经济学家开出的调控货币的政策和工具的药方是有其局限性的。实践证明,各国政府都极力控制货币发行量,但收效甚微,货币泛滥并非仅有美元,全球各国货币都无法摆脱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的束缚。
近年来,美元肆意泛滥引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如欧元之父蒙代尔(2008)提出了世界货币的构想: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5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为基础,构建一个世界货币,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组为可以发行货币的世界中央银行。对此我们应该持谨慎态度,如果新的货币体系依然是信用货币制度,那该制度就不可能违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新的世界货币同样会重蹈美元泛滥的覆辙。
四.结论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后,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居高不下;M2/GDP的比值大于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至少有19个国家的M2/GDP比例超过100%,我们由此预测会有更多的国家出现M2>GDP的现象,且M2与GDP之间的差距会增大,即呈现喇叭口趋势。
2、自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确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完整的“倒U”型,并且“折点值”远远低于信用制度下的M2/GDP值,即使是经济与金融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呈现此种趋势。
3、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是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的根本原因。
4、“流动性过剩”将长期伴随人类社会,直至信用货币制度终结;“流动性短缺”间或出现只是对“流动性过剩”的短期矫正,不改变“流动性过剩”这一长期主要态势。
5、目前各国政府针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注入资金的措施也许能缓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但是,与以往的扩张货政策一样,会加深信用货币制度的矛盾,其存量货币的累积效应日后会加倍反应:更大规模的全球资产泡沫将会呈现,全球经济很有可能出现滞胀现象。
6、基于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我们对在不改变信用货币制度前提下,任何试图建立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新体系的努力持谨慎态度。但是,如果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体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利益是值得考虑的,毕竟能够分享铸币税的益处。
参考文献
韩平,李斌,崔永. 2005:《我国M2/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经济研究》,第10期
刘明志,2001:《中国的M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2期
李扬,2001:《货币化程度高,资本化程度低,资本市场任重道远》,《中华工商时报》,第1期
罗纳德·麦金农,1993,《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米尔顿.弗里德曼,2006:《货币的祸害》,北京,商务印书馆
世界银行,2004:《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
易纲,2002:《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宏观经济研究》,第11期
张杰,2006:《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经济研究》,第6期
杜子芳:《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沉淀率与货币供给量——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陈华良,2005:中国2005年经济学年会投稿
Friedman,Milton,with Schwartz , Anna J . , 1982,United StatesUnited Kingdom: Their Relation to Income,Prices and Interest Rats,—1975,ChicagoUniversity
10.,1969,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University Press
作者:都星汉男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卢瑶女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