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董事会年轻化成为趋势,也有很多董事会以“董事年龄大,不能承担较大压力”为由,换上年轻董事。但这是否意味着年长的董事们就可以被全盘替代了?答案是——老董事发挥的作用依然无可替代,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及稳固的地位,不能因董事会要转向年轻化而忽视老董事的作用。
首先,老董事们往往有着全面的的经验。即使在创新力、新思想上不及年轻人,但对一项战略的判断能够从全面的经验出发,“经验”二字的确要靠时间积累,也是年轻人学不来的。
其次,中国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商业环境,还有政企关系。老董事往往有较好的政商人脉关系,这是年轻人不太擅长的。也有一些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因无法处理政商关系而感到头疼。为解决这一问题,董事会聘请年长者成为惯例,比如,阿里巴巴聘请董建华先生为独立董事,看重的是其政商两界的从业经验,尤其是他在美国政经各界人脉关系较广,号称“中国政府的美国通”。这对阿里将来处理在美商务活动、资本市场纠纷以及各方面关系都有帮助。
再次,老董事的风险把控能力较强。当把年轻董事和年长董事相比较时,人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老董事保守,易于失去市场机会”这样的结论。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年轻董事更注重决策的激进性,老董事更注意风险把控。正因为老董事的“保守”才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如能均衡年轻董事的“激进”和老董事的“保守”两种力量,更有利于抓住市场机会并有效防范商业风险。
所以,当我们在大力提倡董事会年轻化之际,不能完全忽略老董事的重要性。一个董事会的年龄结构,最好是老中青搭配,有层次有梯度,同时各董事专业技能互补、经验互补。从国内企业来看,董事会平均年龄在45—50岁较好。如果企业所处行业不一样,董事会平均年龄也应有所差别,越是时新行业,如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董事会年龄可以更年轻一些。而对于新生的创业型企业,尤其是去年刚兴起的众筹企业,董事可能会更年轻一些,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老董事来中和董事会的力量。
总之,董事会年轻化是个趋势,但不是说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因此,在董事会建设时,既要吸纳年轻力量,又要发挥老董事的作用。我们说要强调老中青搭配,形成不同年龄层次梯队,对董事会来说是比较好的。年轻董事思想活跃、有活力和激情,年龄适中的董事精力充沛、成熟稳健,老董事老当益壮、经验丰富、人脉广泛,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互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