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把教育产业化的,中国绝对领先世界。
记得我上大学那年,每年学费仅1300元, 加上住宿费500元,其他也没什么大的开销。第二年,全国范围内扩招,考大学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至于学费,晚我一年考上西工大的同学,学费暴涨到4500元,有的专业,甚至超过万元。此后,大学学费就像前几年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稳中有升。
上高中的时候,应该是诗歌最后的繁华,堪称全民诗歌年代。那时候随便抓几个人,似乎都在写诗,我也不例外。此后的全民炒股,更是轰轰烈烈。从三茅上看到的一些现象,让我突然生出一种预判:全民出书、全民培训的时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人向来喜欢证明自己,从奢侈品的消费可见一斑。女的穿金戴银就不说了,男的以前用手表证明身份,现在时尚的会戴一些蜜蜡或者檀木之类的手链。作为hr,如何证明自己?
因为经常参与打卡分享和征文,我经常会收到三茅的奖品,大多数是书籍。从薪酬绩效到培训,从战略组织到岗位评价…… 不过很多书我也只是翻翻就送人了,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写的太空泛,太缺乏诚意,对于很多hr来说,这些书不是指路明灯,反而会让其更迷茫。
同城的各种hr组织也如春笋般层出不穷。今年我参加过两次猎头公司组织的公益沙龙,一次培训联盟组织的培训,此后再没参加过任何沙龙或培训。一个是时间安排有冲突,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沙龙或培训的目的性太强,不是我喜欢的方式。再后来,通过微信等方式了解的信息来看,沙龙的主题一路高开低走,从跨界互联网到打着礼仪的幌子谈护肤;至于培训,从DISC到团队创建,依然高大上,依然不接地气。
虽然我很少参加这些沙龙和培训,但不代表这些不受欢迎,现实是每次有限的名额都爆满。我认识的hr中,不少人一直在追沙龙,而坚持参加培训的,最资深的一位,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带来的改变,我最直观的感觉,每次和他谈话都不在一个频率,他一直在谈各种构造和概念,完全忽视实操。
以前没接触培训的时候,对那些口若悬河的培训师佩服的不得了,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培训师后,这些光环很快消失贻尽了。一位号称著名的人资培训师,给很多企业做过咨询,也出版有自己的代表作。我了解后才觉得不可思议,他既不是人资科班出身,也没考取过任何人资证书,甚至连人资的工作经历也没有。他直言,很多内容都是直接百度的结果。我也有幸听过一次他的培训课,价值3980元的人资培训课,只是一些小故事和几个人资案例的堆砌,但这丝毫不妨碍这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很多hr新人处于职业生涯的困惑期,在寻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之前,培训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合适的培训主题,适度的培训频率,培训与工作的有机结合……这些或许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不一样的化学反应;相反,盲目的参加各种培训,赶场似的参加各种培训,为参加培训而参加培训,对工作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其实,我们并没想象中那么差!工作对于能力的要求并非越高越好,越细越好。为什么很多国企拒绝经验丰富的职场精英,而把目光放在那些学习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应届毕业生身上?这些应届毕业生入职后是如何成长的?不是海量的沙龙和培训,而是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导师带徒,让新人尽快熟练掌握工作岗位。至于以后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专业知识有多过硬,而在于是否能结合实际,不断的创新。有些人比较迷信专业知识,认为越精越好,但往往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为了一个一百分付出的代价,是浪费了几个八十分的时间精力。积少成多,差距就比较明显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专业能力超强的人却得不到晋升。工作不是做学问,因此千万不要用做学问的方式去工作,否则绝对得不偿失。
群友转发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有时候出去讲几节课,讲完了坐在椅子上养神,一大波学子涌上来要提问,天马行空的问题,无非就是我的上司不带我,我怎么去做有价值的工作。答得厌烦了,我问他,你的基础知识扎实吗?扎实啊!哺乳期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哺乳期女工有哪些待遇?上年度人平是多少?呃!这个我要去查。嗯,回去查吧。学明白了再来问我绩效怎么做,规划怎么做。做三年事务工作,就觉得经理压制你了,觉得前辈们老而不化,占着你道儿了。我这个做十几年的人还要来回答这些书上就可以翻到的问题,我是不是更该觉得想死。专业,不是用来炫的,敬业不是装出来的”。
这个群友感叹到:就是因为基础不扎实,底蕴不够,才更需要学习,不排除会抛出一些很一般的疑问,自己学习方法不到位,没人引导,效果很差,我承认自身的学习方法需要改进,所以非常支持专家们开课!哪怕是收费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段话有很大的误导性。初中的政治课老师,讲课从来不拿课本,总是说请大家翻到第几页把第几行划一下,但这与讲课好效果好能划等号吗?基础知识扎实与能力高低有多大的联系?知道上年度人平与绩效水准有关系吗?我始终认为,一个hr,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你记忆了多少知识。
这位群友回复到:“我觉得不是误导,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好多才入行的HR天天问这些百度或是书上都能查到的东西,乐此不疲,总是希望不劳而获。而这个恰恰也说明了他们在学习上主动性的欠缺”。于是我在自在如风的群里发了这位培训大师的著名言论,权当做个小调查。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回复。
嗯,现在各种书籍满天飞,培训多到麻木,让我这种菜鸟都不知道怎麽挑选了;就是一个心灵鸡汤,我也参加过一些培训,感觉对工作没啥帮助;书的宣传吹的一个比一个厉害,拿到手才发现说得比写的好太多了;据说,真正的杀手锏培训师是不会讲的,我们学到的永远是皮毛,这难道是真的吗?
在群里看到大家聊选书,聊培训,觉得有些缺乏理性了,因此记录下所感所想。其实,选书也好,培训也罢,还是要从需求出发,从工作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否则全民培训时代来临,你会被淹没其中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