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认识---员工情绪差异的分析
情绪具有动机作用,人们的情绪往往与工作积极性有密切的关系。适当的激励与刺激,可以激活人的积极的情绪状态,以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情绪直接决定和表达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员工的情绪对工作性质,工作效率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员工情绪的控制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给企业效能带来巨大冲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影响或调控员工的情绪的。
人由于在个体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价值观、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在企业环境中,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上的不同,员工会产生一种“群聚效应”并与群体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根据这种定势的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差异和特性:
1、年龄段与情绪差异
年龄的差异,会使各个年龄段产生明显的差异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年龄越小,情绪越不稳定,越容易受到外来环境因素的改变,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情绪越趋于稳定,情绪控制力越强,越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期人群步入社会,由于所处青少年成长期,其情绪表现为大胆,勇敢,富有激情,创新意识,但由于防御意识薄弱,易受外界影响,其负面情绪表现为易冲动、易产生挫败感,企业管理层对该类人群要给予保护,培养,适时的激励,使其快速成长。
中青年期人群,已步入社会一定时间,对社会有一定认识,属于社会劳动的主要力量,正面情绪表征主要表现为热情、精力旺盛等;而该类人群由于承载了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其负面表征表现为易抑郁、易产生压力感,对该类人群企业管理者要给予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使其在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中放松心态,提高工作效能,使劳动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中老年期人群,其正面的情绪表征为理智、稳健、理性、老练;负面情绪表征为低兴趣感、缺乏快乐感;该类人群由于步入社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本职岗位大多数为“成手”,不论在技术水平、人际交流及沟通协调上都趋于成熟,由于长期的重复性工作对自身已固定为既定模式,所以易产生惰性,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致,仅仅是机械性的工作,对此类人群企业管理层应适时调动工作积极性,给予其感兴趣的领域的临时性工作,用以激发其潜在的能力。
2、工作氛围与情绪的差异
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个体与群体的行为也可能影响情绪的变化,如上下级的沟通方式总是单向方式,命令式的沟通模式,则人群关系表现为缺乏信任感,会使员工产生愤懑的情绪,易影响组织团结性。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传递一种愉悦的情感态度,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可能给员工带来不同的情绪,若这些行为童曼友好和关爱的正面情绪,使人们融入群体,亦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
总的来说,环境,个体与群体的行为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情绪,企业应了解什么因素最容易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做好预防预警和调控。
3、工龄与情绪的差异
根据员工入职时间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情绪特征,具体表现为四种类型:入职一年左右,属于试探型。他们处于与企业的磨合阶段,情绪变化不定;入职两年左右,属于波动型。此种类型在人际交往与工作方的矛盾会异常尖锐,情绪易受到干扰产生波动。入职三年左右,属于成长型。该类人群不论在技能,人际,社会阅历尚都趋于成熟,因此情绪趋于稳定。入职四年以上,情绪属于稳定型。该类人群在各个方面都能成熟应对,基本形成稳定的情绪和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