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管理不确定性,华为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郁伟 申领版权
2019年06月30日 共有 101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找人,找最懂本地业务的人,找最优秀的人。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佳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道出了人才选用的宽视野。放在当下,能不能慧眼识人、能不能不拘一格选拔、能不能放到最完美的位置,既考验了企业领导者的胸襟和格局,也关系到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

在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中有一篇《找人,找最懂本地业务的人,找最优秀的人》的文件提到:“我们处在一个巨大变化的时代,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谁也无法看清楚五年以后的行业和机会。但这又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这一切的不确定性,都需要我们有优秀的团队来进行管理和面对,也只能靠最优秀的人来管理不确定性。”对于人才选和用简要概括为三点:第一,找人,而不是招人找人,而不是招人。最优秀的人,肯定不是靠流程招来的,都是要靠伯乐去找来的。第二,找最懂当地业务的人找到在新领域里的“明白人”。第三,找最优秀的人,而不是凑合找到优秀的人,远比任何培训更有效。华为强调要从有成功经验的人中选拔、培养,反对纸上空谈。有成功经验,就表明管理者有一定的方法论,以及领导能力,经过培养,这些管理者容易吸收公司的管理方法。这样的管理实践在华为很常见,我们从最近刷屏的华为美国首席安全官Andy Purdy身上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去理解任正非的择人、用人观。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华为能走向世界,成为一家领先的国际化企业,绝不是偶然的。

1.国际化视野 不拘一格选人才

目前华为拥有约18万员工,约90%是知识型员工,且有非常大比例员工是外籍员工。从吸引人才的角度看,华为更加注重放眼全球,广纳人才。世界各地人才的汇入使华为的员工队伍更加多元化,而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员工队伍更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

任正非曾钻研大量军事战略战术书籍,他说:“战争是产生名将的土壤,我们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未来的领袖将在这场战争中诞生”。华为“洋高管”的“输出”从容、理性,刚柔并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专业而自信的公共事务管理者——华为美国首席安全官Andy Purdy,他在接受C·SPAN采访时面对记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刁钻难缠的提问时,冷静地指出:“美国网络从来就没有安全过。所以美国人喜欢从风险角度看事情”。“我们拥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华为可能是世界上被审查和评估的最多的公司之一,因此我们的任何缺陷都可以被识别和弥补,我认为它确实是个优势” 。Andy Purdy在2004-2006年间曾是美国国土安全部“国家网络安全”部门的负责人。“我正等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把中国产的皮带也给禁了呢,他的理由是这玩意儿也是国家安全威胁,会让美军打仗的时候掉裤子呢……”华为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网络安全和隐私官John Suffolk言辞幽默又不失指责。在2011年加入华为公司前,John Suffolk是英国政府的首席信息官,负责英国官方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工作。而刚刚加入华为、成为公司说客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网络安全官萨米尔·贾恩,更是引来了特朗普的推特发文:“我无法接受”!


萨米尔·贾恩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网络安全政策的高级主任,也曾担任过副检察长。正是在具备国际化、专业、资深、优秀、懂当地业务的“洋高管”管理团队的帮助下,华为才能在美国的不公平的施压下直面世界,同时,也拥有并完善更好抵御和反击的能力。所以我们说像华为一样,想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行业领军企业,硬实力上要有硬核技术和产品线,软实力上则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人才。

2.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2019年5月21日上午9点,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了中国媒体采访的采访,对于人才的重要性,任正非分别从战后德国和日本的重建讲起。

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整雄风。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争夺人才的机会窗目前华为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正是这些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推动着华为的技术创新,并且保持着优势。“我们支持科学家的创新,对科学家不要求追求成功,失败也是成功,因为他们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前进。”任正非也说,在人才争夺上,许多欧美公司看得长远,一旦发现人才,公司专门培养。“对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生,从大二开始,我们就给他们发offer。这些孩子超级聪明,举一个例子,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拿到世界计算机竞赛冠军、亚军,但是所有冠军、亚军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资挖走了,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开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们来,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创新,我们要和Google争夺人才。”任正非说。归根结底,未来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战略人才储备要快人一步。面对风险挑战,正是因为有一只人才的“铁军”,华为有底气和骨气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新闻

创业项目的5大灵魂拷问
创业公司如何寻找联合创始人?
创业5年,邻趣创始人刘伟力告诉你公司死掉只有一个原因……
初创公司的“三位一体”
硅谷创投教父告诉你,从四个角度入手,打造从0到1的垄断型企业
施密特:谷歌的五大原则
隐形天花板
中国芯酸往事
中国的芯片产业为什么不尽人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红杉中国:做最早和最重要的投资人
跟谁学为什么能活下来?
阿里合伙人制度变迁:马云蔡崇信为终身制 陆兆禧金建杭曾鸣退休
初创公司应该找什么样的钱
谁杀死了大卖场
大恩不言谢,美国创投七十年(下)
大恩不言谢,美国创投七十年(中)
大恩不言谢,美国创投七十年(上)
创业者如何走向成功?看李彦宏回顾创业18年
危机中的沪江:当资本失去听故事的耐心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