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本案朱某是否享有追偿权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0日 共有 35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案情]朱某因种植袋料香菇,与同村的刘甲协商,以每袋0.1元的价格使用刘甲的菇木切碎机粉碎木料。在粉碎木料时,朱某的邻居刘乙主动到场帮忙,刘甲也一直在场照看机器。刘乙在铲锯末时,不慎被机器的三角带致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三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朱某支付受害方37800元,刘甲支付受害方27500元。现朱某以其与刘甲形成的是承揽加工合同关系,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为由,向法院提起追偿之诉,要求刘甲赔偿经济损失。刘甲辩称,其与朱某形成的是租赁合同关系,朱某作为被帮工人,应当对刘乙进行赔偿,且支付的37800元系朱某自愿。因此,刘甲主张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分歧]本案在审理中,对于朱某对刘甲是否享有追偿权,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朱某与刘甲之间形成的是租赁合同关系,朱某应当对受害方进行赔偿,对刘甲不享有追偿权。第二种观点认为,朱某与刘甲之间形成的是承揽加工合同关系,刘甲应当对受害方进行赔偿,朱某对刘甲享有追偿权。第三种观点认为,朱某与刘甲之间形成的是无名合同,本案可同时适用租赁合同和承揽加工合同的法律关系。朱某、刘甲对受害方均应承担赔偿责任,朱某对刘甲不享有追偿权。[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二款“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的规定,本案中,要确定朱某对刘甲是否享有追偿权,首先要判断刘甲是否系本案的侵权第三人,这就需判断朱某和刘甲之间形成的是租赁还是承揽加工合同关系,从而正确适用法律。因为如果朱某与刘甲之间形成的是租赁合同关系,那么依据租赁合同“在租赁期内,承租人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收益权、管理权”的法律特征,刘乙被菇木切碎机致死,刘甲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朱某对刘甲就不享有追偿权。如果朱某与刘甲形成的是承揽加工合同关系,那么依据承揽加工合同“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的法律特征,刘乙与刘甲之间不仅形成了帮工和被帮工关系,而且相对于朱某来说,刘甲就是侵害刘乙生命健康的侵权第三人,朱某对受害方赔偿后,对刘甲应享有追偿权。本案中,朱某与刘甲之间仅约定了粉碎木料每袋0.1元的价格,至于该价格是租金还是加工报酬,双方既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法规定的租赁合同的要求来约定,也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法规定的承揽合同要求或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哪一类型的有名合同进行约定,这就造成法院对朱某与刘甲之间约定的内容效力难以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有一种习惯性思维,即尽力将涉案合同归入某个有名合同类型之中。当然,从这个角度可以减少法律适用的复杂性,但是,法律不可能对所有交易形态作详尽无遗的规定,只是将比较成熟和典型的交易关系总结归纳为有名合同并进行规范。而且,法律又没有要求也不可能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有名合同类型去订立合同,从而发生交易。因此,在确定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是何种合同类型时,应当采用严格的文义解释法,而不宜使用扩大或缩小的解释方法来确认,也即不宜一味将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归入到法律规定的有名合同中,而应直接按照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参照最相类似的规定来认定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是何种合同关系。本案中,因为朱某和刘甲之间形成的交易关系与合同法中的租赁合同和承揽加工合同均相类似,所以,应将其二人之间订立的合同确定为是既含租赁又含承揽加工合同性质的无名合同。由此,本案可参照并同时适用租赁合同和承揽加工合同的法律关系。这样,朱某、刘甲对受害方均应承担赔偿责任,朱某对刘甲不享有追偿权。(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相关新闻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5)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1)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2)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1)
哪些产品受产品质量法的保护(3)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自己的想法续
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经历
法律讲座
律师思维模式及举列子
做律师的收获
像律师那样思考
自己的看法
拜师的方法
律师守则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