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0日 共有 69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内容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此类犯罪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然经过多年“严打”,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而且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党中央就多次提醒全党要重视和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未成年人将是二十一世纪希望所在,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事业成败、危及千秋的重大问题。从生理上讲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从思想上讲,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正处于形成时期,对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巩固,极易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影响和冲击,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时期至关重要。从心理素质上讲,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素质还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较低,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和诱惑,感情易冲动,行动易过激,往往会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举动。因此,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犯罪形成原因,寻求矫治谋略就愈来愈显的重要。
    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犯罪是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一面特殊镜子,能从反面反映某一社会人们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面貌,暴露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病与问题。可以说,青少犯罪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等情况,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青少年的状况,对于某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前途与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青少年犯罪初始年龄与七十年代相比提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在青少年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9年的1.3%上升到2000年的1.9%,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而我市的未成年犯罪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一直攀升,刑事案件有2001年的553起上升到2003年的860多起。这已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职能部门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这部法律,对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年龄小,文化程度偏低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不满14岁以下的人员犯罪率极高占57%左右,而初次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14-18岁,比例占42%左右,据统计三年来均是不满14岁以下的人数多于14-18岁之间的人数。在他们当中,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青少年罪犯中,大都接受的文化教育少,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第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过早地受到感染,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加之教育挽救措施的缺失,以及自身无法判断是非对错等原因,使其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暴力性犯罪日益严重抢劫、强奸、杀人、伤害四类暴力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约占43.5%。暴力性犯罪为何在青少年中占如此大的比例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①所谓暴力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的各种犯罪。为何造成未成年人发生暴力倾向的原因很多。而笔者认为:首先,电子游戏渗透于未成年人以暴力思想。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的重要平台,但是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内容以及痴迷上瘾对未成年人产生可怕的暴力思想。据调查,80%以上的“网络少年”在玩暴力游戏,诸如《反恐精英》、《英雄无敌》、《星际争霸》等血腥游戏。然后将这种虚拟的暴力转化为现实的暴力,在遇到血性的暴力场面时,不再是恐慌而是麻木,甚至是兴奋。例如:张某抢劫案,笔录中问道:你说想把她打晕,那么在她倒在地上不动以后你为什么还用瓶子砸她的头部?嫌疑人说我当时看她流了好多血,所以我的心理有一种兴奋感,我想让她流更多血,我看着高兴。流的越多越好,直到把体内的血流完。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暴力游戏的出现确实值得我们的深思和重视。其次:色情“文化”根植于未成年人以暴力倾向。色情制品的强大需求成为商家最大的卖点,其具体表现为形式的多样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主要有录像、录音、小报小刊、电影文学等色情制品,而且随处可以购置。这样未成年人就能够多方面、多渠道的涉猎色性制品,刺激着人性最原始的暴力冲动,②从而进行性犯罪。从李某等人强奸案中显示: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因黄色画报,产生想试试的念头,遂将一女中学生强奸。这就更值得有关部门的重视。严查色情录音、录像、电影制品的力度。再次,主流文化误导于未成年人以暴力价值③。一直以来,主流文化体现为“限黄不限暴”,家长学校基本上放任未成年人观看恐怖械斗等影视作品,甚至有时鼓励未成年人去观看正义的战争影片,而未成年人并不见得能从作品中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可能学到的只是其中的“以暴制暴”行为,甚至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典型一例如香港械斗片《蛊惑仔》中所宣扬的“以暴力求生存”,“以暴力求发展”的价值取向,深深地误导了新时期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青少年犯罪手段日趋成年化、智能化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由过去的盗窃型,逐步向抢劫杀人等极端化发展,由简单的冲动冒险向预谋性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非暴力犯罪向暴力犯罪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方向发展;由愚昧型向智能化、成人化转变。在作案方式上由本地作案向流窜作案方向发展,并在作案上注意伪装、破坏现场,转移赃物,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联络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例如:一犯罪团伙,10人组成,在辖区内流窜作案进行盗窃,团伙人员分工协作,形成一条龙偷盗、销售渠道,但该团伙人员分工复杂,流动性大,所以对辖区百性影响极坏,为此,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对其犯罪团伙进行踩点、跟踪一举侦破。从上述例子来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法制教育非常必要,在未成年人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其思想是最活跃、好奇心最强,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尝试,加之社会阅历不多,面对繁杂的社会现象,很容易染上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气,更易被人利用走上邪路。因此全社会要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关心未成年的教育问题。团伙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未成年人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期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心理和生理都很脆弱。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具有成人感和独立意向,什么都感新鲜,但由于知识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法制观和审美观,再加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压力因素,极易产生逆返心理,开始放任自流,很容易受坏人的腐蚀、拉拢和引诱走上歧途。如:2003年2月我区库房后被人挖一大洞,库内丢失大量物品,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调查,根据大量走访资料显示,认定为未成年人所为,并在某修理铺中发现了赃物,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据查,这些人均为中学生,年龄最大的为16岁,最小的为13岁,共计8人,平时他们在一闲置的地下室聚居,一般白天逃学,夜间上网,午夜时便出来进行盗窃。从他们的犯罪经历看,都有一个形成错误认识的开始,到养成不良习惯和出现劣迹直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发展演变过程.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及不良的主观心理因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较成年人更易因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滑入犯罪深渊。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有些部门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当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切实切断犯罪根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子女成长影响力最大。一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并对孩子的思想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气氛,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人生观和道德观,较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不断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沾染上违反道德的坏意识、坏习惯、坏毛病,使青少年安全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以及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即家长定期向学校通报子女在家里的表现,学校也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表现,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切实切断传染源,做好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是不够的。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道德的多层次化,使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这就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抓得不紧目前,我们的教育仍采取传统的“应试教育”,少数学生学习之间盲目攀比分数,自私狭隘,嫉妒心强,使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两极分化,青少年身心畸形发展;一些学生在物质上互相攀比,男生吸烟喝酒,女生讲吃讲穿,早恋现象严重,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他们中受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青少年罪犯在犯罪前大多数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经常出入酒店、舞厅、卡拉OK厅、抽好烟、喝好酒,穿高档服装,以吃喝玩乐为最大追求,以高消费显示自己的派头。这些人一旦手头拮据,便实施盗窃、抢劫。例如少年张某,因与同学攀比,追求高消费,走上了盗窃犯罪的道路,开庭审判时,他毫不隐晦地说:“家庭给我的钱不算少,但还比不上别人家的多。我要人家有的我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也要有,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去偷。”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于此。同时学校、家庭、缺乏针对性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青春性萌动和好奇心,驱使一些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的不良性、性知识和性观念,有的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性内容的好奇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对性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基本处于无知状态,生理变化带来一系列心理变化,由于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早期性教育工作落后,同时社会上文化娱乐场所没有彻底消除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使其受到外来淫秽、色情、恐怖等影响和其他不健康东西的刺激,特别是黄色声像品、书刊的腐蚀使他们为所欲为地追求刺激,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例如:刘某平时对本人要求不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看黄色录像,深受黄毒影响,一次看完录像后,在市区的一条路边持刀将一名下夜班的女工强奸。这个案件可以看出,近年来,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的书刊、黄色网站、淫秽录像、VCD、DVD光盘充斥文化市场。这对涉世不深,生理上早熟,心理上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具有相当的毒害和腐蚀作用,据统计,一个学生每年节假日就有170多天,再加上平时课余的很多时间也是生活在社会中,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机会增多,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应呼吁全社会齐抓共管,净化空间,还未成年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文化市场监督不力,不良文化现象泛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是电视、录像VCD、DVD、舞厅、电子游戏厅、迪厅、网吧等。这些文化活动极易吸引腐蚀青少年因此,要坚绝打击并杜绝一切违禁的消费现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淫秽物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处罚力度,净化娱乐场所,尽可能不让青少年接触或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多建立一些以科技和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所,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hr、体育场馆等,引导青少年把注意力投放在有丰富科技知识或健身内容的娱乐活动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些青少年价值观趋向发生情绪倾斜④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长以后影响很大,社会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上的一些坏习气、通过电影、电视一步步地在未成年人心中扎根,往往使一些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使价值观趋向发生倾斜。诸如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产生厌世情绪,行为逐步失去控制,也能引发未成年犯罪的发生。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娱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每年的“公民道德宣传日”,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未成年人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并要加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已有的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要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各地应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新区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可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特别是社区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对已建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整顿;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也要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科学文明的社会环境。影视、广播、新闻出版等部门及各类演播场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提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和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惩。各类大众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应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少儿节目也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各类报刊要热心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宣传报道。面向未成年人的报纸刊物和其他少儿读物,要把向未成年人提高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新闻出版部门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要继续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影视、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阶工作,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要积极鼓励、引导、扶持hr企业,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游戏软件产品。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健康发展。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鼓励作家、艺术家肩负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历史责任,多创作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作品。加大政府对少儿艺术演出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少儿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活力。文化、教育、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有关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大力繁荣和发展少儿文化艺术。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及时整治电子游戏厅、网吧、录像厅等场所,对危害青少年的要坚决取缔。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残忍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应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玩具、饰品制止销售的监管,坚决查处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玩具饰品。严格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口标准,严把进口关,既要有选择地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产品介绍进来,又要防止境外有害文化的侵入。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要按照取缔非法、控制总量、加强监管、完善自律、创新体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为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和群发通信传播有害,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规定,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并且,还要大力加强社区、村建设,建立社区、村青少年活动阵地,对辍学和待业的青少年要重点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增加他们的生存能力。同时,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帮助和矫治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把他们从不良群体中解救出来。公检法机关应依照“两法一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大对引诱、教唆、胁迫青少年犯罪的打击力度;司法行政部门和监狱劳教单位要制定统一的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登记管理办法,避免脱管和失控,使基层帮教组织有的放矢地落实帮教措施。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作用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单位、社区、村镇等城乡基层单位要关心职工、居民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要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还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民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快中小学思想品质、思想政治、法制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说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条件。结束语本人自2002年至2005年在电大进行了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在三年的学习当中,我掌握了法学本科所要求的知识点,本次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平时工作的经验积累写出了此,希望此文能够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所帮助,但是,由于参考资料有限,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中国检察出版社《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常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新编2003年6月洛阳日报2004年3月23日第3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李克、宋才发主编《父母孩子读案例—犯罪预防》家有少年丛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版李克、宋才发主编《父母孩子读案例—家庭保护》家有少年丛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版李克、宋才发主编《父母孩子读案例—学校保护》家有少年丛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版李克、宋才发主编《父母孩子读案例—社会保护》家有少年丛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版中国法律图书网,WWW.lawbook.com.cn中国法院网,WWW.fayuan.com.cn
    

 

相关新闻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5)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1)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2)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1)
哪些产品受产品质量法的保护(3)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自己的想法续
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经历
法律讲座
律师思维模式及举列子
做律师的收获
像律师那样思考
自己的看法
拜师的方法
律师守则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