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司法考试这样通过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1日 共有 48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据说每年因为心理上没有重视hr而没有通过的人占全部参考人员的50%以上。
    抱着“试试看”、“过不过差别不大”、“过了又有什么用”等思想的人非常多,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是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情况。 因此,通过hr的第一关不是法律知识,也不是学习方法和时间,而是你的心态。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考hr?hr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清楚的一个情况是,每年通过hr的人里面非hr的人反而占了多数。很多学法律的人都抱怨说,hr不合理,题目设计没有体现出法律水平。我自己也是学法律的,对于hr本身的问题我不是没有一点意见,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根本问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影响非hr与hr通过比例,这就是心理。 学法律的人把通过hr看作是理所应当的。恐怕很少有学法律的人想:我为什么要考?通过考试对我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把通过hr当作是必须做的,就像每天吃饭一样,所以反而忘了考试本身的意义,和考试本身的重要性。 非hr的人,再准备hr之前,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考?他(她)必须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继续他(她)的备考历程。其次,他(她)开始问:hr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是要转行吗?我能考过吗?当非hr人回答了这些问题,开始准备考试时,他们已经明确考试对他们的意义,往往这种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人生转变,否则不会有人愿意追求一种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且是社会公认的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hr人在心理第一站就输了,每年看非法律人疯狂复习时,大部分的法律人认为他们可笑。“为了一个hr有必要吗?”然而就是这种“没必要”的必要让结果欺负了法学教育。 所以,我在这提醒hr的应考者,先问问自己,hr到底对你意味着什么?给自己一个必须通过的理由,之后才是认真的准备考试。 非hr的人准备考试,多数时候是靠记忆,而且是非常古怪的记忆法。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学电脑的,后来由于IT行业不景气,被迫改行。他考hr时准备刑法,问我毒品犯罪中一个罪名为什么不进行数罪并罚,我告诉他是吸收犯的相关理论。他最后说,太复杂了。过了两天,他说他明白了,我问他怎么明白的。他说,反正判一个罪就可以判死刑了,干吗还要判两个罪嘛。 我说这个事,只是让大家明白非hr人准备hr时,真正把它当作考试,就像我们之前对付高考一样,不管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学法律的人不能作到这一点,至少我做不到。所以很多时候都必须把法律问题搞得非常透彻才能应付这场考试。我想很多考过hr的hr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想简单点选出来的答案是对的,想的复杂了反而错了。但是学法律的人要说什么都简单是不可能的,而且什么时候该复杂,什么时候该简单,谁又能判断清楚呢?我最终的感觉是,当你对问题真正非常清晰时,是会作对的。唯一出现问题的是你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晰,只是一知半解的想复杂了。 所以,hr人不要轻视hr,你需要通过复习解决的问题不是像非hr人通过记忆完成一个考试;你所要做的是通过复习将你以前没有很好理解的东西理解了,把不清晰的问题搞清晰了。知道每一道题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这里指的当然是真正明白法律背后的理论支持,而不是记忆方法) 另外,对于专业问题,我要说的是,hr毕竟是考试,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过程。而且即使将来做律师、法官、检查官,谁也不可能说什么都懂得那么多,专业要求必然与全面要求有一定冲突。hr作为考试,需要有取舍。我记得有人说过:“hr就是一门放弃的艺术。”抓住主要的,放弃次要的。主要的当然是分值高的学科。其实这部分在内容上占hr的1/3不到,但分数却占到70%到80%。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侧重才能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明白它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作到。hr中每年因为复习太苦而放弃的人占到了40%或者更多。hr人常常都干着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对于换工作、换环境的迫切压力并不明显。反而是非hr人准备考hr的人常常都是被逼到了绝境。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远远要比hr人高的多。 非hr人不通过考试,就不可能进入到这个他们想往的职业中(我在这并不想过多评价这个职业)。 在这一点上,hr人又一次输给了非hr人。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赞同用考试技巧通过hr的。毕竟法律作为职业是不能用技巧去获得专业知识的。对于hr人而言,复习技巧是必要的,考试技巧是次要的。 复习技巧,因人而异。我想有人喜欢作题,有人喜欢看法条,有人喜欢看教材。我身边的朋友喜欢任何一种复习方法的人都有通过的。但我想对于hr人来说: 第一,教材最好还是看一下。毕竟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材在很多内容上与hr官方意见并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因为这种固有思维导致错误就非常不值了。教材的看法,最好是选择性的看,不要从头到尾全部看,这样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也没有什么太多印象。选择重要的看,选择有理论深度的科目看。例如,诉讼法部分考题多是法律规定性内容,看教材就太浪费时间了。 第二,题目选择性的做。我认为作题是为了检验你的复习结果,并不是复习方法,因此,光靠作题通过hr的人完全是奇迹。只能说作题检验的多少而已,我想还不至于有人从开始复习到结束复习都只作题的。建议大家找比较权威的试题做,不要随便买本练习就开始做。题不在多,问题是你作的题要好,而且要真正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第三,法条要看,而且重要科目要反复看。 第四,不断总结,要知道最后再回头看书和法条的时间是没有的。你看过的东西要留下痕迹,不要忘记了就只能从头看起。这样的话,你考试注定要失败。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特别是对hr人的一些忠告和建议。我只是希望我们hr人不要总是在hr成绩方面被非hr人耻笑。 最后,祝愿各位今年考试成功!!!

 

相关新闻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5)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象(1)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2)
产品质量有哪些法律责任(1)
哪些产品受产品质量法的保护(3)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自己的想法续
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经历
法律讲座
律师思维模式及举列子
做律师的收获
像律师那样思考
自己的看法
拜师的方法
律师守则三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