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主要承载体,在游览佛教寺院的过程中,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至少应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建筑艺术
佛教建筑分为寺庙艺术、石窟艺术和佛塔艺术。
引言——佛教寺庙是佛教徒供奉佛像的场所,是佛教文化的实际载体和依托。的佛教寺庙已不仅仅是佛事活动的中心,寺庙以其有别于“人界”的“神界”环境和氛围,对许多旅游者具有独特强烈的吸引力而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设施和重要的风景名胜,成为人们游览参观的重要场所。
布局与游览线路——中国佛教寺庙的布局受窗同建筑的影响,其特点是中轴对称,以院为单位平面展开。常见的建筑有三门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迦蓝殿、祖师殿、三圣殿、药师殿、观音殿、罗汉堂、戒坛殿、藏经楼、斋堂等。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佛寺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
石窟是开凿于山石、岩壁间的洞窟,是佛教建筑最古的形式之一。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
[小资料]中国著名的石窟: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佛塔是埋葬佛骨的坟冢。佛塔的风格因中国境内有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之分而呈三大类:汉式塔、藏式塔(又称喇嘛塔)和缅寺塔。其功能一般有三种:一是真身舍利塔,埋藏舍利子而得名;二是“法身舍利塔”,法即佛法,也即佛经,表明有佛经卷本藏于塔中;三是墓塔,是为修行高深,功德圆满的历代高僧修建的坟墓。
经幢是刻有佛经、佛号或佛咒等内容地石柱(或石碑)。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佛教建筑物。经幢一般可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分别雕刻逐级累建而成。幢身多为八面体,上雕陀罗尼经、咒或佛像等。幢座和幢顶一般雕饰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佛像。华丽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小资料]中国古塔的类型
根据塔的空间建筑形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花塔、傣族塔等不同的种类。
雕塑艺术
佛教雕塑主要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佛像,以及各种金、石、玉、陶等雕刻成
的器皿等艺术品。是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在佛教各类雕塑品中,佛教造像是最有艺术表现力、最吸引人的注意力和观赏兴趣的景观。[小资料]中国著名的佛像之最
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乐山的乐山大佛。1996年与峨眉山一起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最早的石刻佛像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佛像。据专家考证,这批石刻佛像刻造于东汉时期,比敦煌石刻早200年。
最大的木雕弥勒像是北京雍和宫供奉的檀木大佛,整尊佛像有一颗完整的白檀香木雕制而成,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独木雕佛。
最高的青铜大佛是位于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的释迦牟尼坐像。最大的铸铜卧佛是北京海淀区卧佛寺的释迦牟尼涅槃像。
最大的石刻卧佛是四川潼南县马龙山的石刻卧佛。
最大的玉佛是上海静安寺的玉佛像。
绘画艺术
佛教绘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壁画和帛画。佛教壁画是指在石窟的石壁或寺庙的墙壁上所作的画,故名壁画。一般有下列几种:一是佛本生画;二是佛传故事画;三是因缘故事画;四是经变画;五是佛教感通故事画;六是佛教史迹故事画;七是尊像画。帛画是画在布上和丝织品上的画,起初多为墓中的殉葬品。现在能见到的汉地佛教帛画已不多。常见的是藏传佛教的帛画——唐卡。这是一种流行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卷轴画。一般说的唐卡是指的卷轴绘画唐卡。
音乐艺术
佛教音乐主要是用来渲染和加强宗教仪式的气氛和效果。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佛教音乐逐渐融历史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为一炉,形成了自己“悠、和、淡、静”的独特风格,以悠远柔和的形式来表现恬淡寂静的主题。
文学、文字艺术
佛经是佛教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佛家典籍一般是指大藏经,即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书的总称。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比较有艺术价值的是贝叶经和石刻经。贝叶经是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它不仅用来记载古代医学、星相学和语言学,还用来书写佛教的经文。石刻经是在石头上刻写的佛经。
[小资料]我国著名的经石艺术
我国早期石刻经的代表作有山东泰山经石峪现存的《金刚经》,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河北响堂山的《维摩诘经》等。
北京房山云居寺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包容了佛经的经典要著,所刻佛经多为历代善本孤本,如著名的久已佚失不存的唐代钦定的《开元大藏经》和辽代《契丹大藏经》,都是当今绝世不传孤本。尤为可贵的是,房山石经中还保存了六十余种各种大藏经没有收入的经典,如唐代密宗佛佛典《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为唐代密宗留下的贵重文献。房山石经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典籍的及其重要的实物资料。绝大部分的石经镂刻技术精湛,书法秀丽严谨,不仅是宝贵文物,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