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指出,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而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认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也不是简单的授与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和互补的关系。如果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对城市、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统筹不是结果,而是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化的支撑无疑是关键一环。成都人在这一关键环节上作出了清醒的判断:城乡一体化,必须把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放在工作的首位,形成产业支撑,这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2003年5月,在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之初,成都双流县委、县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个集中”工作思路。“三个集中”开创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摸索出规划区范围内建设用地的新路子,既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又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真正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加快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试点当年,双流新建水、电、气等配套齐全的农民小区66个,其中公寓式小区10个。以前农民自己建房,100亩地只能容纳700多人;现在建小区,100亩地能安居3000多人。这种集中,为工业园区发展用地腾出空间,园区年内引进项目400多个,到位资金近30亿元,城乡间人流、物流、流空前活跃起来。双流县探索的“三个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了集约发展原则,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推广,并确定为衡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标准,全市116个各类工业园区被调整归并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过去基本上没有工业的大邑县,自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后,已经引进了双星鞋业等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3个,目前到位资金近15亿元,未来还将形成服装、食品、制造、电子等四大产业集群,建成之后能够解决2万人的就业问题。2004年,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工建设了1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用地仅增加1.1平方公里。工业的集中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杜绝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工业集中的另一个结果是,产业聚集带来人气聚集,人们的消费需求吸引商业、房地产业逐利而来,园区周边土地升值,政府通过土地拍卖换取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而工业集中更大的效益在于推动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从前靠种地,1亩地只能养活1个~2个农民;现在靠工业生产,1亩地可以解决7人左右就业。同时,农民二、三产业后,收入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我们在成都调研的过程中,还多次听到关于红砂村、幸福梅林的精彩事例。红砂村以“永不落幕的花博会”为鲜花交易中心,以维生公司为龙头打造花卉生产基地,以川西民居风格改造花乡农居。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可在花卉生产基地就业,也可从事鲜花交易,还可依托环境优美的花乡农居发展“农家乐”。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80元,该村也成为四川省最大的鲜花交易中心和花卉生产基地。2004年6月,锦江区在总结红砂村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原幸福村地处坡地、土质适宜种植梅花且已形成600亩梅林的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支撑、公司化经营的方式,扩大梅花种植规模和品种,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着力发展梅花产业链,深度挖掘梅花的经济、观赏、文化价值,打造出全国之最的梅花产业和梅花文化基地。目前,幸福梅林515户农房改造一新,2000多名农民开始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事实说明,工业反哺农业,不是要工业“让利”于农业,而是在强调工业和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良性、健康、快速共同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二元”走向“一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民走向市民、从割裂走向和谐,成都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很多成功模式,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美好前景已初步呈现,一个城乡和谐发展的成都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