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带团到浙江绍兴去游览,第一站就是大禹陵。在头一天晚上,小赵仔细阅读了有关的景观材料,作了充分准备。在去大禹陵的路上,小赵就热情而又非常自信地向客人作了绘声绘色的介绍。 到达大禹陵之后,小赵采用“触景生情”的导游方法,在现场向客人作了仔细的介绍。最后,他宣布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小赵因为十分卖力而累得满头大汗,正在他擦汗的时候,他看到那位年近60岁的张太太在那里东张西望,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小赵赶紧走过去,很热情地问:“张太太,您在找什么?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 张太太抬起头,用迷惑的眼光看了小赵一会儿,说出一句小赵怎么也想不到的话:“小伙子,我看你待人倒是满热情的,可是你不该蒙人哪!你说了半天‘大鱼林’、‘大鱼林’,大鱼在哪里呀?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条大鱼呀!’。 分析 本案例讨论旅游者欣赏导游辞心理规律。 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旅游者首先要知道他所欣赏的景观“是什么”,然后才能展开联想和 想像;先要知道它“是什么”,然后才能对它的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人文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小赵的导游辞不管是怎样的内容丰富、旁征博引、词藻华丽,布局巧妙,它恰恰没有首先说清楚“大禹陵”究竟是什么。正因为小赵没有对“大禹陵”作出最基本的说明,所以不识字的张太太只能根据语音来判断,把“大禹陵”当成了“大鱼林”。 所以。导游员在构思自己的导游辞时,决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旅游者一定会对景观有最基本的了解,而忽视对景观作最基本的说明。否则,华丽的词藻,复杂的数据,深奥的典故,其结果可能还是从旅游者那里得到一个“蒙人”的评价。 一位特级导游员说得好:“导游辞的风格应该是散文,导游辞的内容应该是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