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导游多维心理分析案例001:游客为什么不来信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1日 共有 46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小杨遇到了同学小韩。小韩问道:“干了一年导游,感觉怎么样?” 小杨说:“不瞒你说,干导游这一行,免费旅游,开始的时候挺新鲜的,感觉是不错,可是最近,我这情绪还真是有点低落。” 小韩问道:“是客人对你有意见?还是与客人的关系不好处?” 小杨说:“不不不!客人对我没有意见,我跟客人的关系也处得很好。” 原来,小杨的苦恼是:客人为什么不给他来信? 半年前小杨带了一个全程团,一路上小杨为游客服务得特别细致和周到,虽然遇到突发事件,但是小杨处理得非常好,客人给小杨很好的评价。出境之前,游客都给小杨留下了地址,说是回国以后一定会写信来的。有几位游客还与小杨合了影,说冲洗出来就寄给他。可是,半年过去了,小扬一封信也没有收到。 小杨翻看了一年来的带团笔记,几乎所有的团队都有一些客人表示会给他写信,但是,他总共才收到一封信。那是他第一次做全陪的那个团里,有一位周先生的来信,说他希望小杨再做他下次旅游时的全陪。 小杨说:“现在,我觉得游客有点‘人一走,茶就凉’的味道。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小韩说:“我没有当过导游,可是我参加过旅游团旅游。那一次我陪我妈出去跑了一大圈,那位全陪真是不错,对客人特别热情,又不怕吃苦,真是让人感动!旅游结束的时候,我和我妈都说要给他写信,可是说老实话,我们没写。你说我们是虚情假意?我们当时真是特别感激他,真是想以后要给他写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想,总不能要求游客与游客之间,游客与导游员之间,能有像同学之间、同事之间的那种关系吧?” 小杨似明白又不明白地看了看他的老同学,转移了话题。 分析 本案例中小杨的困惑在于对旅游团这一特殊群体的性质还缺乏了解。虽然事情发生在导游员与游客之间,但是矛盾却是由旅游团的群体性质所决定的。旅游团是一个具有临时性和松散性的群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脆弱和不稳定的。 旅游团的临时性是不言而喻的,旅游者的所有心理活动都离不开临时性这个条件,旅游团活动特点都建立在临时性这个基础之上。 旅游团的松散性我们可以从群体目标、群体规范、个体对群体的认识入手分析。 群体目标毫无疑问,旅行社和旅游者都是出于“经济…便捷”的考虑组织或参加旅游团的。旅游团是旅行社“经济…便捷”的经营样式,也是旅游者“经济…便捷”的旅游方式。当旅游团脱胎于旅行社组团行为时,“经济…‘便捷”自然地成为旅游团的群体目标。由于旅游团的临时性,旅游者缺乏相互了解的时间而不容易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经济”“便捷”这个群体目标是残缺的。 群体规范旅行社这种经济组织不能为旅游团制订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脱胎于旅行社的旅游团对旅游者的规范只能是旅游合同,是经济性质的。在地域、社会空间十分广阔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空间要远远大干旅游合同限定的空间。因此,旅游团的规范对旅游者的约束范围是相当狭小的。 个体对群体的认识旅游者作为临时聚集在一起满足旅游需要的主体,他们更关注的是个人的旅游目的。对旅游团与自己的联系,旅游者只能从旅游团的经济功能去认识,把它看成是满足旅游需要的工具。旅游团好比是一辆“公共汽车”,大家所关心的只是它能不能非常经济、非常便捷地把大家送到目的地,别的就都无关紧要了。 旅游团松散性通过团内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不稳定作用于个体之间。旅游者报名时对旅游团有什么样的旅游活动是清楚的,但是,在旅游团里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一般是无法预知的。在旅途中。彼此的交往只能是肤浅的,不能以此断定某人是值得与之建立紧密而稳定的联系的。旅游者明白除了“经济…‘便捷”之外,要想在旅途中达成更高的个人目标是不现实的。旅游结束以后,旅游者就各奔东西,没有哪一种社会规范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在旅游团中形成的人际联系。这种可以预见的结果不是在散团后才对旅游者有影响,而是在旅游团成行时就影响到旅游者。旅游者极容易形成“不必向对方负责”,“作出承诺也不一定要兑现”的想法。并影响到他们在旅游团内的人际活动。所以,旅游者一旦觉得“人际收益”低于“人际成本”,就会中断与对方的联系,或者对旅游活动带来的利益选择上采取利己的行为。这就表现出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不稳定。 应该看到旅游者采取中断联系和利己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他们之间不了解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性行为”,绝无他意。但是,对这种行为的不同理解则常常成为人际矛盾的认知起源。说旅游者不愿付出更多的“人际成本”,并不等于说他们完全不关心旅游团中的其他人。为了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获得美好的旅游经历。旅游者当然希望有一个和谐的、融洽的人际环境。问题是,他们在这个临时的、松散的群体中,对他人的关心是有限度的。作为导游员,不能像本案例中的小杨那样,对此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受“服务与被服务”的业缘关系影响,旅游者更多的是关注“经济”“便捷”的载体——导游员的“服务行为”。散团之后,“经济”“便捷”的功能不存在了。维系他们与导游员的联系就消失了。他们不给导游员写信是有其必然性,是可以理解的。本案例中的小杨应该看到。许多游客已经对他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周先生还希望他再做全陪,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那些游客没有给他写信而感到苦恼。

 

相关新闻

歌诗达邮轮之旅 日本福冈
歌诗达邮轮(首尔篇�)
歌诗达邮轮 惠旅游
歌诗达邮轮 非诚勿扰片段
歌诗达邮轮之旅
皇家加勒比邮轮之海洋绿洲号的组建
邮轮上的经典美食 歌诗达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介绍(二)
皇家加勒比邮轮 运营简介(一)
歌诗达邮轮日韩风情游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旅游拍照十大禁忌
[开封大相国寺导游词]
[峨眉山金顶导游词]
[峨眉山万年寺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北山导游词
金山岭长城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洛阳水席导游词
鸡冠洞导游词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