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藏刀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四个板块:前后藏地区、贡布地区、安多地区和康区。①人们常说的拉孜和南木林藏刀是前后藏地区藏刀的代表。拉孜和南木林都地处西藏日喀则境内的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上游,高海拔、多矿藏,这里的匠人打制的藏刀注重刀刃的钢火,讲究刀的实用性,从鞘到柄几乎全部使用金属,以银和铁居多。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在刀的打制程序上,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定式,如在淬火时,利用西藏特有的酥油、羚羊血和藏青果等,经反复锻打而成。因而,西藏拉孜和南木林藏刀在全藏有“锋利”的美名。刀的鞘、把一般不镶珠宝,要么是铁,要么是银,有的也会在上面缕刻一些吉祥图案。②地处藏东的林芝地区一带,也叫贡布地区,居住着藏族、门巴族和洛巴族,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其间,靠山吃山,人们伐薪狩猎是家常便饭。所以人们使用的刀具以宽、长为多。刀鞘多为木质,外面用兽皮包裹,一般是用野兽腿骨上的皮,有些还带有爪子。外在装饰主要是附在兽皮上的毛色和趾爪。其用途除了捕猎格斗,更是人们在密林中劈荆斩棘的利器。③安多地区主要以放牧为主,牧民的刀主要用于宰杀和吃肉,有严格的男用女用之分,男式刀长度在一尺以上,女式刀在一乍左右,刀鞘的底部和刀柄的末端上翘,呈船形。安多人喜欢珠宝,头饰、胸饰、腰饰无不光灿耀人,这些饰物同样被用在刀上,刀鞘和刀把锚金错银,镶嵌着珊珊和绿松石,像精美的艺术品。④康区人性格粗矿豪放,刀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战斗的武器,他们爱刀胜过爱牛羊,一把好刀就是一笔财富,其形象也会因之而高大起来。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对刀本身有较高的要求,对其作为衬托武士气概的刀的外在形制也有特殊的喜好。刀鞘材料一般使用黄、白铜或纯银,镶珠嵌宝,正面雕龙画风,背面线刻卷草,佩在身上,起到了美观和威慑的双重作用。⑵、藏刀的制作材料藏刀的主要加工材料有银、铜(白铜、黄铜、紫铜)、铁、鲨鱼、牛角、玛瑙、硬杂木等。⑶、藏刀的加工工艺过程有冶炼熔化、模具翻铸、敲抠大形、刻花镶嵌、焊接组合、加固、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镁洗抛光等工序。⑷、藏刀的工艺特点藏刀的装饰内容有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块面点缀的二方连续,独立的立体造型小装饰有佛八宝中的宝瓶、荷花、法轮等。表现形式有浮雕、镂空及掐纹镶嵌。一般刀柄镶着鲨鱼皮或黑色牛角,便于握拿,不易滑脱。除表面起伏层次和图案变化外,在刀具整体外形以等距或对称地点缀着镶有朱红粉绿等色的珊瑚、玛瑙等。藏刀有长短不同规格、多种造型。从整体外形看,头柄首尾有平形、头部锥形、两头凸形、圆形等。玉树女式藏刀很有特点,整个刀身从侧面看略呈弯形,首尾两侧是对称平弯的菱形,正面镶有等距对称宝石,刀片也略呈弯形,与刀鞘相吻合,工艺装饰味极浓。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说玉树藏刀。玉树藏家民间工艺打制的藏刀,式样独特,装饰别具一格,颇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故被人们称为"玉树藏刀"。玉树藏刀的特点,在于它那华丽的外观镶饰。人们常见的西宁刀、康巴刀和保安刀,或作从里面打出浮雕的"起錾"打法,对镀金的刀体铁皮加以装饰,或用金属丝、鲨鱼皮和宝石作局部点缀。而玉树刀无论男刀女刀,皆用丰富的材料通体交叉彩饰。男刀外观造型笔直。柄尾多为朵云形。鞘首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宽出鞘体数毫米,看去就象一个小小的盾牌。其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金属丝、鲨鱼皮、宝珠等。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金属叶片有镂空二方连续图案,浮雕适合图案,以及用不同色泽的叶片拚制图案等。金属丝多用于叠压或拚凑纹样。宝石则直接嵌入高高的金属基座上。纹样表现题材有龙、凤、花草、法轮、宝瓶和几何形图案等。在纹样及其它饰物的布局上,刀鞘主纹龙凤纹及鲨鱼皮常以大块面表现,余则作局部点缀。男刀多在柄尾金属饰物中部嵌一颗珊瑚珠,看起来异常醒目。同是,藏家艺人利用白银、紫铜、黄铜三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相互衬托,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装饰效果。⑴、牛角梳的保健原理牛角是中医药材,凉血解毒,使用角梳不产生静电,使用牛角梳在头部进行按摩梳理,能够及时传感生物信息,使头部毛孔开通、经络畅达、疏通血管,促进大脑血液循环,保持大脑组织的正常供血供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经常使用牛角梳,既能止痒排毒、治疗脱发头痛又能舒筋通络、增强细胞免疫力,具有安神建脑、去屑护发保健之功效。⑵、牦牛角梳的优点①含有较高的角质蛋白,营养丰富②耐用程度高⑶、牛角梳的保养牛角是脆性的,忌摔,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注意:在梳过湿头发后,及时擦干,并放在干燥通风处。修复:如果有弯曲,您可以放火上烤一下,然后用适当重物压一段时间即可回复。⑷、真假角梳的比较与鉴别真假最根本的区别是:真牛角梳是绝对不会起静电的,在受热状态下会有牛角的臭味,摸上去有手感,比塑料要重一些,而且一般会有血色和纹路;而假牛角梳则没有以上特征。至于角梳的质量优劣,主要从原材料,做工,厚度,光泽度以及加工精度区别。一般来说,质量低劣的牛角梳手感差,缺乏光泽,色泽暗淡,有裂纹,容易断齿。⑸、牛角梳的使用每天早晚用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⑼、软玉(冰糖玉)①软玉的特征组成软玉的矿物为透闪石――阳起石,有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等。颜色均一,质地细腻如脂,具纤维交织结构,光泽柔和,坚韧,半透明,晶莹美丽。②软玉的种类由于颜色是软玉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宝石界基本上以颜色进行类划分。软玉一般划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糖玉等。a白玉:颜色以白为主,质纯而细腻,透明度高;品质上以纯白色为最佳,尤其是透明度高、色纯、光泽滋润、质地均一细腻的“羊脂玉”更为软玉中的佳品,其余的有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等品种。白玉为软玉中的优质品种。b青玉和青白玉:呈青白-淡青色,颜色均一,质地较细,但有时见斑晶状(即晶体比周围玉地明显大)透闪石,也呈油脂-腊状光泽,质量较为白玉为低。d碧玉:呈暗绿、深绿或墨绿色,颜色和机构的均一性不如其它软玉,常见斑晶或黑色团块、斑点。碧玉中以深绿色、质细色纯而无杂质者品质较高。碧玉常用于制作器皿等工艺品。国外所产软玉多属碧玉,故常以碧玉统称之。e黄玉:呈浅黄-黄色,系地表水中的氧化铁渗入白玉中而成。品种有蜜蜡黄、黄花黄等,结构和光泽与白玉相似,其中以色纯而浓的品种为佳。f墨玉:呈黑、灰黑色,颜色常不均一,系石墨等碳质微粒造成,工艺价值不高,但色纯质地均一者也有其独特的美。g冰糖玉:因其颜色为铁褐色似红糖而得名,系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故往往与白玉质过渡,其中以血红色的糖玉为佳。③软玉的评价软玉的评价最重要的因素为颜色种类及颜色的均一性。在上述品种中,以白玉为上等原料,碧玉次之;黄玉质地变化较大,优质者不次于白玉,普通者则档次较低;糖玉、青玉和墨玉一般价值较低。其次是看软玉的质地和光泽。质地细腻均一者为佳品,称为无“性”;若玉质粗糙、结构杂乱,出现斑状、云团状、菊花状结构或有杂质则质次。光泽常与玉的质地和硬度紧密相关,玉质细而硬则光泽强。软玉的光泽常为油脂状或腊状,具柔和滋润的感觉。光泽如若发“呆”时,玉质就较次。工艺家们评价软玉的光泽时,是以玉抛光后的光洁度为准,两度高者为“硬亮”,低者称“胶亮”。当跑光面亮度高而均一时,玉的质量就高。软玉的透明度也是质量的重要因素。鉴定时以厚2mm的玉片的透光情况为准,一般软玉为半透明至不透明。行家将透明度高者称为“水头足”、“地子灵”和“灵坑”;透明度低者称“没水”、“地子死”和“闷坑”。优质的羊脂玉以其质细、色美和透明度高而成为软玉中的上品。再者,要观察软玉有无裂纹。多数软玉均或多或少有裂纹的存在,要视其对整块玉的影响程度来评价:裂纹有深浅大小之分,一些极细微的裂纹仅在显微镜下方能见到,对玉质影响不大;而明显的或在裂纹中充填有其它矿物、粘土、氧化铁等微粒的裂纹的存在,则大大地降低了软玉的价值。④软玉的识别软玉的识别主要是了解其与翡翠及其它玉石、代替品的区别。首先是翡翠。它的硬度(6.5-7)比软玉高,因而用石英碎片(硬度7)可刻得动软玉而难以刻得动翡翠;此外,某些碧玉虽也为绿色,但不翠,鲜艳程度不高;翡翠的变斑晶交织结构与软玉的战状交织结构不同,也难见到质地极细腻和颜色均一的翡翠,但其透明度则高于软玉;翡翠抛光面多呈玻璃光泽,反光较强,软玉则呈油脂-腊状光泽,有凝重的感觉。⑾、民族刺绣青海民间刺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人们用它来装饰和美化生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民间刺绣多以服饰和棉、毛、化纤等日用品为绣物,服饰方面有辫简、腰带、鞋袜、领口、头箍、围肚等;生活用品方面有枕顶、烟袋、钱包、针扎、荷包、刀鞘等;这些刺绣用品,大多是作为礼物和信物馈赠亲友和情人的。青海民间刺绣在手法上有堆绣、平绣、盘绣、拉绣、牵绣、网绣等;在纹样图案上有绳纹、云雷纹、水纹、卷草纹及团形球花图案、菱形、方形几何图案,还有各种边式图案。所描绘的形象有人物、日月、花草、虫鱼和飞寓走兽。⑿、堆绣艺术堆绣是一种运用“剪”、“堆”技法塑造形象的特殊艺术。从技法上又分为“剪堆”和“刺绣”两种。热贡地区的堆绣主要以剪堆为主。堆绣制作时,艺人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形状,然后用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然后按其颜色从浓到淡的顺序,依次沾堆,由于中间突起,故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堆绣的取材大都是佛经故事,多以人物为主,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讲究各色绸缎的搭配,粗犷中见细腻,主体突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堆绣是刺绣艺术的创新,是刺绣与浮雕的结合。一幅堆绣可以说就是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作品。⒀、农民画农民画是青海重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远在人类早期,勤劳智慧的青海人民便开始了艺术创作。主要特点体现在: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既统一又多样。表现手法既有自己的主流特征,又有多样的表现手法。青海农民画色彩多用原色间色,整幅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夺目。每幅画面都根据内容确定主色调,如红、黄、蓝、绿等,其它色则起陪衬、点缀作用。不少农民艺术家吸收国画、民间刺绣、木版年画、剪纸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别具风格的作品。有些农民画还把西方现代绘画和古代绘画中的一些有益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⒁、藏香藏香是西藏民间日用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用它朝佛、驱邪。凡是举行宗教活动时都用它。市场上供应的品种名目繁多,其中有种叫果乐聂阿香,它是藏医师们按照藏医书中记载的方法研制成功的,它主要采用价格昂贵的麝香、穿山甲、檀香、肉豆蔻、野丁香五种药品,渗进草果、沉香、芸香、黑香、白芸香、茯苓、冬青子、青蒿、青藏拢牛儿苗、唐古特青蓝、当归、菖蒲、肉桂、唐古特缬草、菌陈蒿、青木香、广木香、火漆、甘松共25种药品炮制成粉,调合为泥状,再加工成人们点的藏香,用它防治传染病、流行病等多种疾病,据说还可预防核武器的放射性毒素之污染。其用法是在凌晨将这种卫生香点燃,嗅十五钟为最佳,吸收后将会感到渗透肺腑,达支预期的效果。⒂、藏传佛教法器①金刚撅金刚橛是密宗降魔镇妖的法器之一。原来也是兵器,后被密宗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各种材料制成的外形是一尖状刃头。有的手柄端是佛头,也有的是观音菩萨像.金刚撅又叫四方橛或四橛,修法时在坛城的四角竖立,意为使道场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前来为害。②金刚铃金刚铃的外形类似手铃,是修法时所用的法器,其柄端也有佛头、观音或五股金刚杆形。其意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杆一起使用时,也有阴阳含义在版一般以金刚杆表阳性,以金刚铃表附比有阴阳和合的意思。③白海螺这是法会时吹奏的一种乐器。按佛经说,释迦说法时声音响亮如同大海螺声一样响彻四方,所以用它来代表法音。④铜喇叭大法号,藏语称为“然洞”,平时供置在平顶的大殿顶上。是法会前和寺院迎接最尊贵客人时吹奏的一种乐器。按佛经说,在作法会前和寺院迎接最尊贵客人时有驱魔散妖作用,放置家中有镇宅之用。⑤转经轮(转经桶)转经轮(转经桶)即法轮。象征着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寓意“法轮常转”。保家护平安。⑥佛音碗佛音碗为佛教必备的法器。顾名思义,转动佛音碗发出的声音即代表神佛的声音,有降魔驱妖之作用。⑦狮子福椤孥为兽王,一般体现为狮子,比喻自在相。为佛教六灵捧座之一,为护法神物。⑧金刚杵金刚杵梵语叫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之一,后来被密宗吸收为法器。佛教密宗用其来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烦恼,除恶魔。因此它是代表佛智的,有不性、空性、真如、智慧等等含义。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等多种,一般以五股的为多见。两个金刚杵垂直交叉,呈十字形,称为金刚交杵。即十字金刚杵。⑨月刀和钩刀月刀也是古代的兵器斧,是“改造”后修法用的法器。本法器多为佛母用,是断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的标志和象征。形为柄端是金刚杵形,下有斧状的刀身和刃口。钩刀也是密宗法器,外形和金刚杵类似,只不过另一端呈尖钩状,中部安有一长柄。其意义代表如来的吸引力或说是招摄,将修习者或魔障钩召到佛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