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师简介:
金融分析师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的简称的缩写,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他们分布在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投资机构。
其工作内容如下:
① 培育专业的机构投资人;
② 对开放式基金进行管理以及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与运作;
③ 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的管理;
④ 商业银行股份化和资产证券化运作;
⑤ 股票指数、期货分析以及风险资金管理等也是其工作范畴。
⑥收集研究对象信息,对其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提供分析研究及投资价值报告;跟踪研究对象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判断所研究对象的投资价值变化情况,作出投资预期回报与风险分析,调整投资操作建议;对公开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的设计、谈判、签约发行及维护;通过各种联络方式开发新客户,与老客户保持联系;负责完成金融产品
⑦开户订单,解答客户各项问题;及时反馈客户意见,把握市场动向。
金融分析师现状: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征是全球化、数字信息化和金融化。世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对合格金融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对世界金融通行语言和通行标准的需求。无论是培育机构投资人、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开放式基金管理、创业板市场设立与运作,还是商业银行股份化、资产证券化运作、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都急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具有国际执业水准的专业人才,先“人才国际化”再“业务国际化”。投资人、 企业和金融管理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来衡量金融分析人员的知识水平、道德规范和专业化程度,从而建立起对他们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管理的金融资产的信赖。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就是这样一个标准。因此,代表金融专业人才最高水准的金融分析师成了中外金融机构争夺的首要对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持有金融分析师CFA资格的人士求贤若渴。
金融分析师的要求
金融分析师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建议帮助公司做出财政决策,这通常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投入。金融分析师的工作要求广泛地猎取金融杂志、报刊、书籍和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以掌握最新的新闻消息、调整变动、市场动态和行业状况。同时,优秀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金融概念和战略决策,他们也必须非常自信、成熟、主动去搜索可靠的信息、熟悉经济、税法以及货币市场的运作。同时,他们还应该非常习惯且擅于使用电脑以及数据软件理论上说,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能最终成为金融分析师,不过雇主更倾向雇用像工商、财会、金融、经济和统计等专业的毕业生。
金融分析师就业环境分析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一体化趋势,顺应这一潮流,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对加入 WTO 的经济态度表明了中国迎接这一世界新趋势挑战的勇气和决心。这一浪潮也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各行各业面临的将是来自国际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西部大开发等重大经济决策的实施也将从内部 “ 振动 ” 国家经济产业结构。
在这样一种内外交加的严峻局势下,中国的各个行业都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则是作为国家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再加上近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行业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且不容乐观。尽管如此,世界尤其是中国对专业的金融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据智联招聘发布2010年年中薪酬调查,金融行业强势回归,薪酬平均增长率达到10.14%,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以人均9.7万元年薪位居各行业之首,金融行业就业环境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再次成为就业“高薪区”。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国内金融行业薪资水平和薪酬增长速度能够重新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除了宏观经济向好和金融行业持续增长以外,人力资源供求关系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某知名招聘机构数据分析师认为。英才网联给出的数据同样支持这一观点:今年上半年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了65.3%,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现象突显。
而市场对金融分析师的需求更为之大。据美国劳动局的数据显示, 2007 年金融分析师有 221,000 个职位。虽然美国经济现在进入缓慢的增长期,但是金融分析的职位需求增长依然高于平均水平,而且是未来 10 年增长幅度最快的 10 种行业之一。在中国,专业理财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中国的金融分析人员有 20 万人的缺口,以此看来,前景金融分析师的社会就业环境及就业前景是相当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