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3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1年06月03日 共有 344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三)、教学主体的缺失
    然而,是谁来具体操作这五条绳索,也就是说,是谁来拉动这五根绳索的?是教师?那位,杀死郝旭东老师的高一新生,最恨的是教师,在《死亡笔记》里最想杀的也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具体执行人、贯彻者,是应试教育的帮凶。
    教育本质上是教师的活动,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没有教师就没有中小学,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实践人,学校里,校长出国一周一月,一年半载,学校教学工作照样运行,但缺了教师,一天也不行!
    作为知识分子,教师是应该是有独立精神的人。然而,现在教师的的现状如何?普遍的情况是失去了独立性,缺少教学的理想和应有的责任感。成了应试教育的忠实执行者,“传声筒”,同时也成了这种教育体制的替罪羊,甚至成了帮凶
    然而,如上所说教师并不是不知道要培养“人”,也不是不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是说起来也万分无奈,那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上,上面有教育局、有校长,有年级组长盯着,边上有家长盯着,前面有高考指挥棒,下面有一心在高考中夺得好成绩的学生。升学率不高,校长要找到你,家长要找到你,学生要找到你,你自己心里也不安,你的一举一动不得不受牵制。你只好加班加点以应付高考为首要任务。否则,你一个小小的教师,能做些什么呢?
    再说,就私人的利益而言,你的评职称,与你的工作成绩息息相关,你的成绩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你何必与这巨大的力量对着干呢?即使装装样子也好。
    而且,说实在话,好多校长教师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对此已经驾轻就熟,见怪不怪。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一个对对答案的机器。他已经没有高屋建瓴的能力。他本身已是整个机器的一部分,还自以为是“名校长”“名师”。我敢说,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充分的自由的生长,这些教师是不是还能胜任,是不是还能站稳课堂,是大有可疑的。
    教师的修养,至少包括“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而今天的许多教师,包括中青年教师,甚至老教师,往往正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就有五条绳索,现在不过是愈演愈烈罢了。)。如今,他们要培养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了!他们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苦力,缺乏魅力;只有表格,缺乏风格;只有规格,缺乏人格;只愿做题目,不愿做学问;只会纠缠于字面,不能深入于意旨;只会要求学生作文,自己却常常不如学生;只能关注学生成绩,不能注重塑造人格;只顾眼前利益,很少远大理想;读书不多,修养不够,问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梅兰竹菊,皆茫然不解,兴趣几无……这就是我们大多数的教师的现状!
    不过,我们也不能苛责他们(其中包括我本人),他们就学于应试教育,从教于应试教育,绩效考核,战战兢兢,起早摸黑,受苦受累,为良为*,岂是心愿?
    加以,教师经济条件不好,要买房,要买车,不得已挣外快,搞家教,明知家教大半骗人,反正有需求,我也有付出,总比当官的贪污盗窃要好,于是心安理得。
    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与出版商书商合作,卖书给学生,不问教辅书质量好坏,只问有无利可图,及利益大小。
    可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生,只知道 “老师是为我们好”。只要是老师推荐的,布置的,自然不惜金钱买来。那些教辅,大多是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垃圾。每到高考一结束,撕书烧书的事,在校园里到处都是。
    就这样应试教育在我们教师的手中,不但得到贯彻,而且得到强化。
    然而,真的就完全无能为力了吗?是的,是很难,因为这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它的背后是“体制”。但既然身而为教师,总不能眼看我们的孩子在这水深火热中受煎熬!我们每个教师,总要尽可能地“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去”。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而且,事实上,也不是完全不能作为的、
    我有两句话:
     第一句: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第二句: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毕竟教室门一关,你是起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学生的是你。我曾听有些大学老师对研究生说,选学校不是主要的,选导师才是最主要的。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大学如此,中小学,也是这样。
    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学得热火朝天,有兴趣,站得高,那么,应付高考,即使不比别人高多少,也决不会落在别人后面。(我们的文科实验班,最近得到好消息,四十五个人中有十六个已直升复旦交大,还有好多已被英美名校录取。)
    教改教改,教改的关键还在教师,没有教师,不但没有教改,也没有教育。所以我总觉得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而起作用的关键是六个字:亲其师,信其道。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毕竟有很多教师已经在在应试教育中挣扎,希望对现状有所改变。而且,已经有很多教师作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比如,我最佩服的一位中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栋生老师就是。
    我也是在拼命挣扎的教师中的一个。
    (四)我的挣扎
    下面我简单谈谈近十余年里我作的一些改良。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坚持了这个大语文的原则。归真返璞,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拓开语文学习的天地。
    1、首先是向课堂上要效率。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材,现在的课本薄薄的只有二十几篇。其中古文五六篇,诗歌四五篇,说实在,即使把这些文章全吃透也少得可怜,何况其中还有很多为照顾政治,为了政治需要而选入的文章,这些文章实在是不能作为范文的。比如“关于香港回归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春天的故事”,还有鲁迅的为一点小事与人而争吵的文章。相反,很多经典的东西,没有进我们的课堂。为此,我首先是进行处理,该简的简,该删的删,而增加大量的原典名家名篇,包括一些好的时文。
    2、在教法上,我坚持重语感,重积累,重语文实践,重感悟的开放式语文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决不搞形式主义。
    现在上面检查花样繁多。上课成了表演,最好是讲完最后一句话正好下课铃响。
    其实,教学是没有一定的模式的,所谓“教无定法”,“教亦多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文,有的可以一讲到底,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看,有的可以讨论,都无不可,而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自己体会,教师是起一个组织者,引领者,示范者,共同的学习者(陪练)的作用。
    例子;
    《药》:读一遍,全了解了。
    《世间最美的坟墓》一句一句读。一句一句讲。因为每一句话都有潜台词!
    《沁园春》 :引进各种说法。比如胡适说是薛蟠体 。粪土当年万户侯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项链》讨论:人物 、精神、进取、诚信、忍耐
    《包身工》调查:当年的包身工
    《边城》预习全文。
    《鸿门宴》读史记
    重点:我着重抓精读和泛读两个方面。
    精读,这是最原始最传统最有效的语文方法,读、背、抄、默、复述,在读背抄默过程中,走近课文,走近先哲,使其言如出吾口,使其意如出吾心,从而积累素材,变化气质。
    泛读,这是打开眼界,打开心胸不可或缺的。我们开设阅读课,开列必读书目,读名著,读经典,把羊放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他们主动吸取,在广泛的阅读中与学者大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广泛的阅读中,享受无穷的乐趣,形成强烈的读书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在精读和泛读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宣讲、讨论、交流,让学生上讲台,让学生互相驳难,而教师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为了把读书的成果积淀下来,我们还指导学生先写读书笔记,进而自然而然地写研究性的文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启迪“自作主张”的精神,强化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提炼观点,阐述观点的能力。我们班级还曾搞过论文答辩活动,请了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十多位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对我们优秀的论文进行答辩。
    过去教育部制定过教育大纲,现在名称改成“课程标准”,这当然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应该遵循的,但这是对一般的学校学生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有他的特殊性,完全应结合自己的特点,有所变通,有人批评这叫“超纲”,我以为如果能超纲,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
    比如,我要求学生学写古诗,学写格律诗,学生在读了大量诗篇之后,读了“声律启蒙“之后,就学着写起来,每个人都写,写了一首又一首,写得非常起劲,创作的乐趣。虽然,诗写得并不一定合格律,但是在写诗过程中,还是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3、利用一切机会把语文学习延伸出去
    这样做,当然要占去很多时间,所以我们尽量利用间隙,比如进行早读。我恢复了早读的传统。读出声来,大声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启蒙教育中最好的方法。现在每堂课只有40分钟,每周4堂语文课,除去二周一次作文,除去名目多样的考试测试验,真正上课时间所剩无几了。我们每天,坚持20—25分钟的早读,一学期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读熟了很多诗文。积累了大量语言和思想资源。
    另外,我们搞很多语文活动,比如听讲座,逛书店,观话剧,看展览,练书法,学国画,学篆刻,演小品,办刊物,学采访,去学旅,编文集,生活有多丰富,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有多丰富,特别值得提的是:
    (1)、引进时代活水,把学者教授专家请来作讲座,复旦、交大,社科院、华师大,大学的知名教授我几乎都请过。也请学有专长的人来讲,比如请金文明讲《石破天惊逗秋雨》《守护语林》。平均二周一次三周一次。让同学们接触到当代最前沿的东西。
    (2)、编辑班报班刊《读书信息》《读书做人》,进行读书交流。让同学们轮流当主编编委,锻炼他们实践能力。
    (3)、文化集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学期结束,我们总要搞一二次文化集训,集中一二天,四五天,七八天,乃至更多的时间。听讲座,学书画,外出旅游。文化旅游到实地去,触摸文化,触摸历史,获得历史的现场感。在外出途中,同学们关系更融洽,他们更是文思如涌,写出大量的诗歌、散文。有一两天时间,我们就走近的,比如我们读了“项脊轩志”,到安定,到归有光的读书教书的地方去。读“再别康桥”,我们就到徐志摩的故乡,海宁硖石,还请来陆小曼的学生讲。只有半天时间,我们就到市内,比如华山路蔡元培故居参观访问。远的到浙东浙西,到山东河南。每次外出都首先做好充分准备,由某些同学分头准好各种材料。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同学们浸润中国的文化中。比如这次我带的高一新生,不到半年,已两次外出,带他们去了宁波、绍兴。到天一阁,到大禹陵,带着他们读碑文,看楹联。起先由我点标点,解释,到回来这天,要同学们自己来读,大家一起看,居然能把一篇没有标点碑文大致读下来,基本读懂,没有错误。
    学旅回来后,同学们写了大量的散文诗歌,还有写古文,古诗的,我是要求他们每人至少写一首。他们大多每人写了几首。有些诗歌确实写得很不错。我们不妨举一两首:
    黄思元
    兰亭怀古
    留声笔墨到今朝,煦日幽情忆二骄。谁洒才华追魏晋(或“晋代”)?清风书屋写逍遥。
    柯锐琪
    日前去绍兴马臻墓,见墓地荒凉不堪,几无游客,今又游北京恭王府,拥挤非凡,于是有感,, 并作此诗。
    北风鼎沸亲王宅,南雨凄凉太守坟。游客竟忘青史上,为民造福是何人?
    兰亭行
    紫烟何袅袅,翠竹倚兰亭。相伴品书韵,古今有几人。
    水浅出顽石,山险立嶙峋。光脚戏冰雪,不欺岁寒心。
    陈之问
    学旅组诗
    钟声杳杳有禅思,袅袅佛前冰雪姿。崖下琉璃潭水冷,绰约人影寸心知。
    霜染蒹葭风过斜,水中青荇隐鱼虾。空林误入不何处?小径幽幽有酒家。
    大鹅碑侧赶鹅忙,镜水堪摘碧落光。此景似曾梦中见,添来少女笑声扬。
    流觞曲水绕柔情,竹映诗心格外清。月牙沏入玻璃盏,以茶代酒敬兰亭。
    倪佩芸
    于越怀古
    义胆忠肝出远谋,良弓鸟尽一朝休。龙山万古精魂祭,不及陶朱荡小舟。
    周诗雯
    兰亭随想
    轻舟缓缓载青衿,似镜清波映素心。我愿长居兰渚畔,高山流水作知音。
    张雅舒
    拜大禹陵
    浚河造福忆生平,伟业煌煌谒禹陵。良苦用心千载在,今人莫忘感恩情。
    向为
    群贤曲水流觞地,冷冷清潭映竹丛。诗兴不知何处去,今人转爱孔方兄。
    梁启栋
    忆冬日柯岩一景
    翠篁恋院落,绿水绕人家。待到春来日,看尽长安花。
    王森奇
    绍兴游组诗三首
    1
    先生书屋飘三味,集序兰亭墨尚香。沈园游罢东湖去,好山好水一盆装。
    李应凯
    勾践台怀古
    夫差争霸如鹰鹫,勾践吞声能忍受。试问参天古树林,当年曾见兴亡否?
    崔璨
    谁言奇石本无意,我觉流觞皆有心。千载多情兰渚水,潺潺迎客到如今。
    沈剑柔
    游兰亭          
    梦游兰亭千百回,今朝有幸识真颜。
    暗香小径入幽苑,浓影轩亭树巨岩。
    佳丽情浓醉古道,鹅儿戏水步人前。
    如山学业暂丢却,偷得人生三日闲。
    以上是简单的回顾。四十年来,在我身边发生的事,实在是数不胜数。
    总之,我想说的是,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教师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的。相反。“板荡见忠臣”。从另一个角度看,越是难,越能有所作为。
     结束语:
    中国教育的痼疾,非一日之寒,也非一处之病。
    有人把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推在当今的体制上,我不这么看,体制固然有问题,但不是唯一的,教育走到今天,有历史原因,有社会原因,社会有责任,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光是批判是没用的。应试教育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它存在土壤。
    当今老百姓人这么多,还这么穷。僧多粥少,资源有限,生活资源,工作资源都有限,还要为饭碗操心,为工作奔波。人多而穷,只能争,只能抢。怎么抢?定出一个游戏规则,就叫应试教育。要争,必然没有平常心,在饭碗还不牢的时候,要人自由自在地成长,要有平常心,不现实。连基本物质条件都不能满足,而要人们去追求精神享受,侈谈提高人的素质更难。
    邓小平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是重灾区。
    我已经说了,以我们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教育体制的,而且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并非都出在体制,假设现在教育投入加大一倍,假设给教师工资都增加一倍,假如,教育体制全面回归到四九年前,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我看还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的。
    教育是人做的,积重难返,就象民族的素质一样,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时期改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学生提出的一句非常令人感动的口号: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今不妨借用之,我们只能要求自己,有一点理想,有一点责任感,有一点担当精神,从我做起,在这个小环境中作一些改变:振兴教育,从教师做起。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已经有许多教师,正在发愤努力,刻苦学习,为了中国的教育,大胆探索,奋然前行。
    诸位都是高材生、是精英。我60年代曾报考复旦,名落孙山。你们都是优秀的人才,如果你们能进入到基础教育,如果你们能担当起来,一步一步,一代一代的改,我想也许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希望的。
    上海能出很多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也应该出真正的世界级的教育家,上海有很多先锋派艺术家,也应该很多有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上海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有很多真正的实干家,教育领域更需要实干家。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如果在座的同学,将来毕业后能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干出一番事业来!那么,百姓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

    

 

相关新闻

动物世界(片段)
四肢点动(数词)
嘀哒歌
妈妈回来了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身心状况目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表现与创造)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感受与欣赏)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艺术)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数学认知)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科学探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大学四年,哈佛的学生都在学什么?
美国大学前120名对ACT成绩的要求(二)
美国大学前120名对ACT成绩的要求(一)
公开课:现代礼仪> 仪表仪态
公开课 现代礼仪
美国社会的自信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2
“人”是怎么不见的?——中学特级教师告诉你:中国教育到底给了你什么!
美国大学“扩招”之后(2011-05-13 22:19:36)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练习(2)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