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你通常喜欢进行何种活动: A 在课堂里,忙于做作业或预习。
B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C 和同学边散步边讨论,复习上课的内容。
D 与同学谈论昨晚电视上的闹剧笑话。
你选择的答案是:
选A的人:是崇尚做事就认真地做、玩就认真地玩的人。对学习缺乏合理的安排,因而往往会陷入被动、紧张的状态。有时会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精力充沛,课间十分钟即使不休息也无所谓,因此拚命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以便课余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喜欢利用片断的时间去处理零星杂事。
人的大脑功能和潜力虽然是巨大的,但不是一架“永动机”,不可能永无休止的运转。 大脑活动如同肌肉活动一样,有一个兴奋、抑制的交替过程。人在学习时,大脑皮质兴奋区的新陈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都增加,同时,代谢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兴奋就要减弱了,大脑将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此时会产生疲劳感。疲劳是一种信号,一种保护性的反应,疲劳了就应该休息,以防止大脑过度疲劳。有关研究表明,课间十分钟从事户外活动的同学,比坐在教室里继续学习的同学,学习效率一般要高出百分之十,课间十分钟,坐在教室里学习,往往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状态。
建议:了解大脑活动规律,学会科学用脑。
选B的人:是懂得科学用脑的人。同时也是认真好学人。不仅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同时也懂得怎样学习。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上课学习一小时后,应休息一个会儿。课间休息十分钟进行户外活动是比较合适的,如散步、做操、轻松的游戏等。这样,有利于让大脑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同时,又为大脑再一次进入兴奋状态做好准备。大脑的工作有其规律,譬如两山之间有一谷,两浪之间有一伏,在两次紧张的学习之间,进行一次休息,符合世间万物一张一弛的规律,也符合大脑工作的规律,注意兴奋和抑制的适时交替,是科学用脑的一个要点。据观察,许多品学兼优、兴趣广泛的学生,往往都很注意十分钟的休息。他们都是非常善于安排时间的人,即使短短的十分钟。也会过得轻松而有意义。他们知道,不是坐在桌前手捧书本就表明自己在学习。这也并不表示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珍惜时间,而是因为他们懂得科学用脑的方法。
选C的人:是有高度学习意愿,学习主动和认真学习的人。
这是一种相当有情调的学习方式,但作为课间休息的方式,存在较明显的缺点,即互相间容易引起争论,从而使大脑依然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使大脑未能得到适当的休息,而这激动的情绪必然会影响下一节课。因此,课间休息应以舒适畅快为宜,轻轻地哼哼歌曲也好,愉快地谈论也好,目的都是为了让大脑得以休息,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而不是多“学”点知识。
建议:记住列宁的话: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如果要讨论,也只适宜于互相提问轻松的问题,而不宜于讨论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
选D的人:是容易受干扰、难以抑制兴奋的入。潜意识非常排斥课业内容,甚至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课业的内容上,大脑的兴奋点仍然停留在昨晚电视上的闹剧笑话上,而并非课业内容。
本来,课间休息换个话题,是符合张弛更替的用脑规律的,但由于脑中的“兴奋灶”从昨晚一直持续到现在,而未能得以抑制,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未能及时得以转移,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就听不进去。这种持续的兴奋,是用脑的一大误区。
建议:学会适时地抑制大脑的兴奋点,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做到科学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