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1998年末宝钢集团重组前,上海地区的钢铁企业主要有三家。一是宝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属于中央企业。二是上海冶金控股公司,辖下有一钢、二钢、浦钢、五钢等企业。三是上海梅山钢铁公司,下属有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后两家企业都属上海市地方企业,但又是完全独立的两家企业。由于三家企业自成体系,分别存在着不同的隶属关系,条块分割,弊端很多,集中表现在钢铁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重复建设和淘汰落后难的问题上。从国内外钢铁市场来看,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的产钢大国、钢材消费大国和钢材进口大国,虽然我国普通钢材同国际钢材市场一样供大于求,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的自给率仍然较低,仍需大量进口,这是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突出反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已经基本完成结构调整的国外先进钢铁企业,必将以其先发优势,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因此,无论从钢材的品种特点还是市场地位分析,受国际竞争影响最大的将是上海宝钢等企业。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大大加快了宝钢集团战略重组的步伐。江泽民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后中央又专门成立了联合筹备组,着手实施宝钢集团的战略重组工作。1998年11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做出了对上海地区钢铁工业国有资产进行战略重组的果断决策,即上海市政府将上钢和梅山钢铁公司的固定资产全数无偿划拨中央,由国务院委托宝钢经营,成立上海宝钢集团公司。11月17日,宝钢、上钢、梅钢终于实现了大联合。
案例评析:
1、联合有利于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联合后,宝钢集团根据我国钢材市场供需结构矛盾的状况,统筹规划,重点以发展国内生产短缺的关键精品钢材品种作为产品定位,淘汰了总计192万吨落后的钢铁生产能力,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产品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根据规划,以优势企业宝钢股份公司为核心,在其周边逐步形成一钢公司的不锈钢冶炼热轧精品基地、五钢公司的特钢精品基地、二钢公司的金属制品精品基地,加上益昌公司高等级冷轧薄板生产线和梅山公司铁钢材自成精品系列体系,从而形成上海宝钢钢铁精品基地的总体框架。其他生产线将根据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实施关停并转,逐步退出中心城区。联合之初,集团公司职工总数达17.65万人,各钢铁老企业主业职工近10万人,辅助、生活后勤部门职工有7万余人,人均产钢不到100吨。联合后,集团公司实施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程,平稳分流和安置了5万余名富余劳动力,钢铁主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计划到2005年将从事钢铁主业的职工递减为3.6万人。联合初集团内有10家子公司严重亏损,联合重组第一年(1999年),连续5年亏损的益昌公司扭亏为盈;第二年(2000年)又有8家扭亏为盈,只有上海钢管股份公司1家还亏损。与此同时,宝钢股份、梅山、五钢、益昌、二钢、宝日、化工及海外子公司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或成倍翻番。至2000年底,集团公司实现合并销售收入706.7亿元,实现合并利润32亿元,分别较1998年的481.9亿元和11.46亿元有大幅增长。
1997年宝钢作为国内第一家国有企业进行评级即获得和国家主权级相同的BBB 评级。1998年宝钢集团重组后,公司的负债和人员均大幅度增加,外界包括评级公司都担心联合是否会拖垮宝钢。因此1999年初复审时标准普尔将宝钢的评级从BBB 降为BB ,前景展望为负面,即还有进一步降级的可能。由于宝钢集团重组后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人员大幅度下降,各项财务指标明显改善,建设精品基地的规划正在按计划实施,因此2001年5月9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又公布了对宝钢集团的最新评级,从BB 负面升为BB 正面,即前景展望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2、这充分反映了标准普尔对宝钢集团重组后两年来所取得成绩的认可。正如标准普尔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中所说:“前景正面反映了宝钢集团在合并后经营上的进步,以及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改善,假定宝钢集团在现有范围内,保持强的市场地位,在上钢和梅山的经营上连续盈利,上述评级将会被提高”。联合后的宝钢不但变成了国内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而且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其战略优势正在凸现。
案例讨论:
1. 联合前,上海地区钢铁行业为什么会存在重复建设和淘汰落后难的问题?有什么危害?
2. 联合后,宝钢集团的战略优势体现在哪里?
3、宝钢人认为,他们与世界500强中先进钢铁企业比较,有许多指标已经接近,有部分指标甚至好于世界一流指标,但整体上讲还有差距,主要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例还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国际化经营力度不够等。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有什么补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