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2、净土宗和禅宗的要义净土宗: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净土。禅宗: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顿悟”观。(掌)3、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P22(1)玄学贵有派,认为世界本原是有,他们调合儒道,提出“名教即自然”的主张(2)魏晋开始,佛教思想注意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相通融,引玄入佛,用玄理解释佛理。三、中国戏剧(了)(一)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奴隶社会:祭祀性歌舞,“优孟衣冠”“优”西周末年出现封建社会:汉代“百戏”盛唐:“参军戏”、“歌舞戏”、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宋金: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融合产生“宋杂剧”,中国戏剧基本形成。元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元曲”。明代: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清代: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二)京剧(P29)(掌)京剧传统剧目1300多个(了)1、形成:((熟)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徽班以唱徽调(以二黄调为主腔调)为主。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出现徽汉合流。道光十四年前后,皮黄腔即京剧形成。(湖北艺人余三胜、谭志道)(熟)2、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P30):规律性;规范性(熟)3、流派、名家(P32)咸丰同治年间:“老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光绪年间:“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民国初年:“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海派:王鸿寿、盖叫天、周信芳等(掌)4、京剧的角色、脸谱等(P31)(1)角色:生--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旦--表演女性人物的行当(正、花、武、彩、老旦)净--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也叫花脸(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丑--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扮演人物种类繁多又称小花脸与正、副净合称三花脸(2)脸谱(主要用于净角)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的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