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0月22日 共有 147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2==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铁丝弯曲       C.矿石粉碎       D.酒精挥发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固体。           
    B.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固定试管④加热⑤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④⑤
    6.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变浑浊是因为
    A.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固体       B.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
    C.二氧化碳溶与水                 D.通入二氧化碳后,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
    7.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白磷易自燃    C.碳酸氢铵易分解   D.酒精是可燃性液体
    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颜色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放出    D.吸热或放热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加热  
    B.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  
    C.把滴管靠在试管内壁上滴加药品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C.固定大试管时,应使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D.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白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 水 二氧化碳
    C.甲烷 氧气—→二氧化碳 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12. 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A. 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灭火
    C. 氧气──能支持呼吸──医疗急救
    D. 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有毒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D、向紫色石蕊试液里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变蓝
    14.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使气候温度升高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碳酸氢铵分解增加了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的分解
    15.用托盘天平称量10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
    A.减少砝码   B.添加粗盐   C.减少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
    16.空气对人类和其它动物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
    A.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B.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施用
    C.森林的任意砍伐引起的植被破坏    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7.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应
    A.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倒入废液缸中
    C.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D.随便处理
    18.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最简单方法是
    A.用鼻闻气味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                 D.用眼睛观察是否氧气在瓶口出现。
    19.以下实验操作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碱式碳酸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是为了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要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
    C.在双氧水中放少量二氧化锰,是为了多生成一些氧气
    D.加热高锰酸钾时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装置漏气
    20.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D.氧气用做燃料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60分)
    2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颜色
    

物质名称
    

    
 
    
高锰酸钾
    
 
    
化学式
    
 
    
MnO2
    
 
    
H2O2
    
颜色
    
 
    
 
    
 
    
 
    

22、把铁丝、木炭、镁条、红磷、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现象与其物质对应起来:(序号)、铁丝         、木炭          、镁条          、红磷          、蜡烛          
    A.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E.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3、现有已学过的物质①碳酸钙 ②液氧 ③空气 ④二氧化锰 ⑤矿泉水 ⑥稀有气体 ⑦二氧化碳等物质,根据要求用物质名称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的是          
    (3)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94%的气体是         
    (4)可作为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的是       
    (5)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          
    (6)在学生实验时,有一位同学发现实验室中石灰水试剂瓶内表面有一层白膜,问其化学成分是                  
    (7)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的是 ____________。
    24、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立即有大量气体C产生,且B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将银白色金属D,加热到红热后伸入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E。
    试推断:A、B、C、D、E分别是什么物质
    (1)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D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文字表示下列化学反应,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括号中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好填写的可不填写)(15分)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
    (3)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氧气                              (            )
    (4)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
    (5)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            )
    2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__
    (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应将活塞A_____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Ⅱ)内的现象是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27、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       ___②____        __③__       ____④_____       _⑤_____       _
    (2)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四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     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④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正确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      ____或___                  ___。
    (4)写出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相关新闻

FPA性格色彩测试
科学家研制光学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孔雀石绿
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职业道德试题4
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职业道德试题3
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职业道德试题2
人力资源选择题
考点:有机化学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