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人口的变化(习题)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09日 共有 254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考点二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强化专练
    2.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答案  (1)C  (2)C
     
    命题视角  人口流动与环境人口容量
    (2008·上海地理)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2)西部  中部  东部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变式演练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材料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
    
人口数量(万)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人口比重(%)
    
64.9
    
17.1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3.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0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0
    

材料三  2007年3月6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公布中国仍有1亿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其中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
    (1)材料一反映的1990~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什么?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东、西部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2)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3)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
    (4)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低,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承载力低。
     
    (2009·广东潮州质检)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2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1.B  2.D
    (原创题)人口数量及其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完成3~6题。
    3.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土壤盐碱化
    4.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    )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5.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6.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答案  3.C  4.C  5.D  6.D
    7.(2008·辽宁抚顺模拟)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材料二  2006年8月11日,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
    材料三  新华社拉萨2007年6月28日电,自青藏铁路通车近一年来,有150万人次选择乘火车进藏旅游,就是在所谓“淡季”的今年1月至5月,还接待67万人次,同比增长82.7%。
    (1)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下列国土空间属于禁止开发的是                                    (    )
     A.东北湿地           B.内蒙古的草原  C.华北的耕地            D.南方低山丘陵
    (2)胡鞍钢先生的“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这番话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的?
    (3)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又有哪些?
    答案  (1)A
    (2)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弊端,如老龄化速度快、当前性别比失调以及一系列后续影响。(3)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
     
    原创快递
      【背景资料
    材料一  往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是在有数亿剩余劳动力的中国,2004年令人意外地发生了大范围的“民工荒”。2008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有向其他地区蔓延之势,江西、河南、辽宁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材料二  2005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
    

地区
    
GDP总量(亿元)
    
人均GDP(元)
    
东部
    
122 009.42
    
22 076
    
中部
    
50 525.76
    
11 390
    
西部
    
25 522.01
    
8 852
    

材料三  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尝试命题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我国农村
    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和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          (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4.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5.试从人口移动的动因分析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民工荒”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C
    2.安徽农村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工作报酬低,人地矛盾尖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与该区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关系密切。同时新疆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也是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
    3.东部经济地带  东部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流出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区。有利影响:直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4.D
    5.原因:①从人口流出区看,国家对农村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他们返乡;②从流入区看,民工的工资待遇、保险、医疗等社会福利可能不如其他地区,致使民工流向其他地区。
    建议:①完善劳动力用工市场以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的影响;②改善民工工作环境,维护民工权益,提高待遇。
     
    一、选择题
    (原创题)中新网2008年2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7年底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1~3题。
    1.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市)有                       (    )
    A.沪、苏             B.青、辽
      C.鄂、陕              D.甘、贵
    2.上述省(市)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主要有           (    )
    A.自然条件优越        B.社会经济落后
    C.水陆交通方便        D.妇女受教育程度高
    3.人口老龄化的省(市),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
    A.社会负担加重        B.经济发展缓慢  C.育龄妇女减少      D.文化医疗水平下降
    答案  1.A  2.D  3.A
    读“中国2000年到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完成4~5题。
     
    4. 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增长快  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B
    5.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    )
    A.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4亿          B.将面临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困难
    C.出生率降至零,导致人口负增长              D.青壮年劳动力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  A
    (2009·福建泉州模拟)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6~8题。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7.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8.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答案  6.D  7.C  8.D
    (2009·广东湛江模拟)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图中反映了                                                                                (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9.C  10.B
    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
    12.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                                                       (    )
    A.地缘联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        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
    答案  11.B  12.C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14.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分别是                                   (    )
    A.A国和B国          B.C国和D国         C.A国和C国         D.D国和B国
    答案  13.A  14.D
    (原创题)读下表,完成15~16题。
    

年份
    
汉族
    
少数民族
    
东经
    
北纬
    
东经
    
北纬
    
1964
    
114°30′
    
30°45′
    
106°02′
    
30°56′
    
1982
    
114°19′
    
32°39′
    
106°07′
    
30°47′
    
1990
    
114°17′
    
32°36′
    
107°05′
    
31°01′
    
2000
    
114°17′
    
32°38′
    
106°53′
    
31°07′
    

1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子                                     (    )
    A.汉族向南迁,少数民族向北迁                B.汉族向北迁,少数民族向东迁
    C.汉族向东南迁,少数民族向西北迁            D.汉族向东北迁,少数民族向西南迁
    16.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重心位于                                                                   (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答案  15.B  16.A
    二、综合题
    17.(原创题)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             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是否与我国相同?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
    答案  (1)老龄化(速度快)  性别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  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3)影响:造成将来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及社会经济结构。
    措施: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②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③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④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别。
    (4)不相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18.(2009·江苏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博士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最迅速的人口迁移运动。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缺乏充分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有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引发老人照料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2 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
    材料二  我国人口的文化、教育、科技素质亟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女性儿童的辍学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每年我国约有80万~120万缺陷人口出生,全国累计的残障人口已超过6 000万,相当于法国的人口。
    (1)关于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迁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国家组织的人口流动数量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C.流动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D.人口流动方向错综复杂,没有明显的主流方向
    (2)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中青壮年
    
    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留守家庭”“           ”等现象,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素质不高提出的基本国策是                        ,其中重点应提高农村          人口群体素质。(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农村由人口迁移可能引发哪些人口问题。
    答案  (1)B(2)留守儿童  控制人
    
    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女性
    (3)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都会导致人口迁移;由于人口迁移可能会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素质降低等问题。
    
    
    

 

相关新闻

Excel图表创建步骤
700个MBA面试题
加蓬
阿根廷(一)
乌拉圭
格林纳达
圣卢西亚
拉脱维亚
巴拿马
哥斯达黎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英国频现三角形UFO或为新型隐形轰炸机
英国科学家设计出核动力跳跃式火星车
加拿大连体婴共用大脑通过对方眼睛看世界
美宇航局飞船近距掠过彗星遭遇星际雪暴
台湾拟建305米高树形摩天楼:有巨型叶片
NASA卫星图片展现印尼火山造成的巨大破坏
紫金山天文台公布12月天象 月全食流星雨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
美“人造太阳”最终释放能量高达130万兆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