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2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5日 共有 111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
    (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 1价递增至 5价(或 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
    [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 6H+=2A13+ 3H2O  A12O3 2OH-=2A1O2- H2O
    [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 3H+=2A13+ 3H2O      A1(OH)3 OH-=A1O2- 2H2O
    [原子序数为11—17号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单质与水(或酸)
    的反应情况 与冷水剧烈反应 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剧烈反应 与沸水反应很缓慢,与冷水不反应, 部分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情况 反应
    条件 高温 磷蒸汽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
    氢化物稳定性 SiH4
    极不
    稳定 PH3
    高温
    分解 H2S
    受热
    分解 HCl
    很稳定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的碱(酸)性强弱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或H3AlO3两性氢氧化物 H4SiO4
    极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
    金属性、非金属性
    递变规律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相关新闻

成为运营大牛(数据二):数据使用的三测
成为运营大牛(数据一):运营中的那些数据
成为运营大牛(结构四):一图览运营
成为运营大牛(结构三):一张图看清活动运营
成为运营大牛(结构二):一张图看清内容运营
成为运营大牛(结构一): 运营的基础结构
11
企业融资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考点:有机物,甲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硒和碲
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和硫化物
氧专题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卤化物
卤化氢和氢卤酸
卤素单质
碳族元素疑难点解析
硝酸专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