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2011CPA会计预习 第6章 无形资产
作者:※海豚心※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20日 共有 124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但不包括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成本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三)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3.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研发支出:
    研究阶段,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摊销期:可供使用当月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摊销方法:与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关,不一定是直线法
    摊销时可能影响当期损益,也可能计入制造费用等
    可能有残值、可能计提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不摊销,每期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涉及的营业税影响的也是“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发生的支出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涉及的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三、无形资产的报废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相关新闻

testtest
上善制度的炼成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创业的不变逻辑
创新管理需要回答的5个问题
十一、弥离
十、转院
九、生机
八、传染
七、求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第一节 会计等式​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思考题】
【本章小结】、【思考题】2
第二节 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