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周文燕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21日 共有 218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科学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属于“公共产品”,它也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共85项,占立项总数的54.5%。承担的863计划项目数和经费额始终保持在全国总数的40%左右。“十五”前4年,全国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921项,占立项总数的77.9%;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56项,占立项总数的56.2%;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3项,占立项总数的63.3%;获准建立创新研究团队42项,占立项总数的52.5%。“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承担各类课题61.9万项,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8.5%[1]。
    高校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其科技成果特别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已在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底,全国高校拥有专利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2万件。截至2004年底,全国高校共创办了2355家科技企业,净资产501.89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806.78亿元,利润46.05亿元,上缴税金38.48亿元,上交学校8.25亿元[1]。截至2005年底,共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50项,获得国家资助超过1.7亿元,经推广和转化的各类鉴定成果逾500项,推广和示范面积超过几十万公顷,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几十亿元[2]。这些科研项目的完成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高校科研成果中可转化的仍属少数。据统计,高校所鉴定成果中,至少有30%属低水平的重复研究[3]。一些高水平的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尚属实验室技术,还需进行中试,才能进行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有些成果虽然本身成熟了,但由于缺乏配套技术,在实践中还是难以转化。某省高校2005年的1059项课题中,能形成成果的仅351项,成果中具备转化条件的仅49项。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大约只有9%。在某医科大学10年间所取得的282项科技成果中,产生经济效益的仅有14项,占5%[3]。此外,可转化成果中能够产业化的较少。由于高校科研本身与市场结合紧密度不够,科研项目在立项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造成科研项目中形成的成果中可产业化的极少。因此,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
    1.与市场结合度低
    选题不考虑市场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高校科研人员自身特点和项目立项两方面原因造成了科研选题考虑市场需求少。
    (1)高校研究人员自身特点。由于高校用人制度的僵化,绝大部分高校研究人员都是象牙塔的产物,本科、硕士和博士一路读上来,然后留校任教,从事科研工作。尤其是多数学校的多数老师都是本校毕业生[4],虽然理论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缺乏对社会和对市场的了解,这必将造成研究思路受限,选题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考虑。
    加之高校研究人员的思维习惯,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重跟踪国外研究,轻国内产业研究。由于缺乏在第一线工作的经验,对产业化没有深入认识,对一些理论并不精深、但产业前景很好的项目不屑一顾,习惯于纸上谈兵,不愿深入企业解决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高校研究人员自身的思维习惯严重约束了高校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2)项目立项的不足。纵向课题项目中,重大专项和攻关项目等都是经过了大量项目搜集和论证确定下来的,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大部分一般项目,在项目指南中往往缺乏针对性,没有规定明确的商业应用,造成了立项时选题的不足。
    横向课题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由企业直接出资资助的。企业之所以采取与高校联合研发,其目的是要降低研发成本,快速实现利润。这部分课题成功率较高,但有时也会因为企业不愿承担过高风险而中途撤资等问题。
    (3)结题不考虑市场接受程度。一个项目完成后,一般以论文等形式作为结题依据,某些项目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由于资金问题或学术价值或开发难度大等原因,项目只能草草结题,造成前功尽弃的结果。
    一方面企业不愿冒风险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高校为企业服务意识淡薄,其成果不完善不配套,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在推动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中还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这势必造成结题产生的成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市场认可度低。
    2.投入不足
    (1)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中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率最高的年份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但与中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2]。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先天不足的科技成果,其转化率自然低下。
    (2)成果转化投入比例过低。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知识创新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为技术创新服务。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被企业所应用,被市场所接受,还需要大量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工业化生产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转化成果的投入通常比研究成果的投入还要多,而中国为1:0.1:100,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比例明显过低[5]。成果转化投入的不足,加剧了成果转化率低这一现象。
    (3)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目前,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很多,很多有识之士都想对科研进行投入,将科技成果产品化,推向市场,但由于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探索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体系,这对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无疑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知识扩散机制不健全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知识的生产者,企业是知识的接受者。知识扩散是知识相互扩散、相互集成的过程[6]。成果转化实际上就是将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扩散至企业,从而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建设。目前,扩散机制不健全加大了成果转化的难度。
    (1)政策引导不当。长期以来,在政策导向上一直存在着重“引进外资”,轻“引进技术”;重“硬技术”(设备)引进,轻“软技术”(专利和许可证、技术诀窍、工程管理知识等)引进;重单项技术引进,轻技术整合;重技术引进、轻技术吸收、扩散与改造的倾向[3]。知识扩散仅浮在表层,没有充分发挥其效能。
    (2)评价体系欠妥。传统的项目管理体系为:选题立项—研发—结题—申请成果—申请奖励,这套体系本是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设置的,但由于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将科技活动的终点过多地锁定在专著、论文、项目鉴定、课题结题上,对有市场前景的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未作要求,造成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不足。
    (3)中介机构不发达。知识扩散需要专业程度高的中介机构作为扩散、传播的纽带。原有的一些承担知识扩散功能的研究所,在转制过程中被逐步市场化,这块工作被逐渐削弱,而民营公司又不愿意承担知识扩散中的公共成本。加之与创业投资发展相配套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机构不发达,造成知识扩散中间环节的缺失,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4.文化与体制的局限性
    (1)传统文化的局限。“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儒家思想给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行为打上了明显的功利色彩。高校科研做得好的科研人员,不是自己要致仕,就是上级领导觉得不致仕,实在是委屈了人才。这便误导了高校科研人员。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学者对金钱漠视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2)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校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缺乏危机感。当前,高校还明显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观念更新不够,重基础和级别,轻应用、开发和转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对科技工作不够重视;三是服务地方经济与经济的意识不强。四是由于成果评奖、职称评聘等方面不恰当标准的导向作用,人们往往重视缺乏微观针对性的纵向项目,尤其是高级别项目,轻视甚至忽视具有商业针对性的横向项目,尤其是经费少的项目。研究和开发成果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是从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出发,而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写论文、晋升职称,阻碍了成果的转化。
    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的对策
    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增强知识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科技管理模式,使科研从“橄榄型”变成“沙漏型”
    高校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一种既能加强科技创新、适合高校特点,又与市场经济相协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评价模型。从选题、研发和结题三个环节把好关,变过去的重中间,轻两头为项目从市场上来,又服务于市场需求。选题环节重在选题前的广泛调研和技术预测。研发环节重点关注是否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条件和资源。结题环节则对项目实施分类结题,对于基础研究项目,重在理论创新,论文质量通过文章观点的引用率和转载率等方式判断;应用研究项目,重在专利、标准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授权量;开发研究在技术应用后产生的销售额和利润等(图1)。
    
    图1  科技管理模式
    2.建立开放型大学
    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需要开放的心态和胸襟、开放的眼界和胆识、开放的制度和政策、开放的社会人文环境。具体体现为:
    (1)形成开放的学术氛围。应当努力营造出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学术环境与社会环境。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努力使大学成为最重要的研究主体。要大胆地鼓励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通过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努力营造出环境宽松、支持有力、允许失败的研究环境。
    (2)建立开放的用人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当前高校评价人才的标准几乎集中体现在学历与学位上,客观上将相当一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排斥在外,这种单纯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利于自主创新人才的成长。高校应加大人员的合理流动,打破终身制,规定一定比例的兼职人员,不断吸收各类人才。
    (3)建立开放的大学边界。在大学周围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实验条件等,吸引社会的风险资金,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优势与高校的研发优势形成合力。这一方面可繁荣区域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提升研究水平。
    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建立一个24小时全开放的项目征集平台,让高校科研人员了解市场经济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整合政府各部门科技经费,避免低水平项目重复投资,节约项目论证费用开支。
    对结题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加强对国内外科技资源的整合和知识的应用,充分利用人类一切科技文明成果解决区域创新,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遇到的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创新服务机构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相关新闻

testtest
上善制度的炼成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创业的不变逻辑
创新管理需要回答的5个问题
十一、弥离
十、转院
九、生机
八、传染
七、求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17开会,又是开会
016督导管理实务(2)
016督导管理实务(1)
015销售管理-业绩管理
014销售管理-目标管理
013销售管理完整版
012店铺帐务管理
011中级管理课程-评估与教练
用提问引导你的客户
一、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