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文化讲坛选录(演讲篇)
全球金融危机与未来30年中国经济前景
嘉宾简介 张维迎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4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此后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北京大学工作。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经济像人一样,如果得了一种病,可能需要3个月才能恢复,但你一定要用3天的时间就把这个病治好,就可能一生都没有办法恢复。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光华管理学院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的这届讲坛。光华是世界的光华,是中国的光华,也是上海的光华。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秉承使命,为上海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作出我们的贡献。
要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我们必须理解世界的金融危机。现在有关金融危机的讨论很多,但我觉得有一个问题还缺少认真思考,就是这次危机在根本上讲是政策失误所导致的,而不是市场失灵。特别是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信贷扩张政策,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把问题的根源找错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问题。
具体来讲,应该是在2000年网络泡沫和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联储担心经济衰退,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和信贷扩张,最后导致了这一次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但是非常遗憾,现在不少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凯恩斯的“三驾马车”的理论基础上的,而这个理论在根本上是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它为了解决短期的问题而带来了长期的经济结构方面更严重的问题。
今天我们在讨论金融危机的时候,可能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说什么时候能走出危机,而是说我们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面临更大的麻烦。
我们都不希望坏的结果出现,但是分析一下历史,我们不能不有这种担忧。因为人们经常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却为未来制造更大的麻烦。我要说的是,经济像人一样,如果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可能需要3个月才能恢复,但你一定要用3天的时间就把这个病治好,就可能一生都没有办法恢复。
我认为,中国的经济不只在于今年增长多少,而更要关心未来可持续的增长是多少;也不只在于今天是不是把消费、投资做上去了,而是我们基于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贡献能力究竟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在判断这次危机的时候,我们也看到,这次危机对中国来讲也许是一个机遇。至少这次危机发生后,显示出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奠定了我们在国际经济体系当中新的地位。如果我们利用好这次机遇,那么中国未来的30年就可能像过去一样是辉煌的30年,能够使得中国真正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那么,到了2040年,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200年的时候,中国就有望真正成为世界上经济强大的国家。
相信未来30年,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30年美国崛起一样,中国也会有大发展
今天的中国,我觉得和100年前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的美国是世界的新兴经济体,但是当时世界的霸主仍然是英国,英镑是世界的储备货币。今天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美元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对比历史可以发现,当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崛起的时候,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可能跟它并不相匹配。这时候可能导致很多宏观判断的失误,包括我刚才讲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这次危机的最大的祸根。并不是说格林斯潘故意要这样干,而是全球化所导致的经济现象使他没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美联储的政策主要盯着价格稳定,所以在格林斯潘看来价格没有问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就说明货币政策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加入世贸体系,全球化使得企业的效益在提升,成本在降低。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支撑着廉价产品制造业,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出现价格适度下降是正常的经济表现。那么如果试图维持价格不下降,本身就意味着出现过多的货币、过多的信贷、扭曲的经济结构。
同样对中国来讲,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进入了国际市场,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已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汇率本身对国际经济平衡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以为只要有外汇储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没有问题。但事实证明了,不是这样,我们现在那么多外汇储备,事实上并没有办法真正地兑换它。当然,中美两国互相有这样高度依赖性,对未来的世界和平是一件好事。
但有一点是比较乐观的,就是我刚才说的,现在的中国和100年前的美国很类似。无论它的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包括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劳资关系问题,都有很多类似。这也为我们鼓舞着信心,我相信未来30年,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30年美国崛起一样,中国也会有大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的好多问题,如果采取恰当的改革措施和宏观政策的话,我们应该是能够解决的。也就是说,再过30年,我们有希望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强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有希望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这是从总量上讲的,我们的人均GDP仍然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到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是相当地了不起。我希望我们在座的领导、企业家、媒体朋友考虑一下这些问题:如果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应该做什么?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应该做什么?
一个国家如果不采取市场化的改革措施,不实行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
我认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也是上海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个先决条件。当然上海本身也会对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发挥巨大的作用。
简单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从世界来看,两千年前,印度经济是世界最大的,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左右;两百年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约50年前,美国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4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有希望占到世界的20%到25%之间。根据不同的算法可能不一样,比如像麦迪森教授说,到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应该能占到世界的23%,而那时美国占到18%,欧盟加起来也就是15%左右。
各个国家在发展当中都有起落,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一个国家如果不采取市场化的改革措施,也就是不实行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这是一个基本的结论。所以今天我特别强调,未来30年我们怎么能够巩固完善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非常重要。
过去30年的改革,最核心的就是市场化改革。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是中国过去3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应当进一步推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作,否则的话,不仅给中国的企业,而且给中国的经济都会带来伤害。总之,进一步改革开放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唯一选择。
如果我们只是重复发达国家过去制造的东西,即使我们成了世界第一,也不是最强大的
我还要强调一点,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太低。
在过去30年,我们主要靠廉价成本、廉价资源支撑着资产的扩张。但是经过这次危机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不可能再一直下去了,老这么继续的话,可能世界的危机会更严重。那怎么办?就要提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而这依赖于技术进步,特别是R&D(编者著: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意为“研究与开发”)。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技术创新还很薄弱。
我们看一个统计,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的技术方面的专利占74%,而中国只占11%。那也就是说,我们八九成的专利都是些“花拳绣腿”。所以大家不要简单地看中国专利数量增加很快,但是有效的专利,能够有持续竞争能力的专利可能比重相当低。
我要特别请企业界人士思考一下,什么是未来能够带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生变革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因为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个国家不去创造一个新产业或一项新技术,就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如果我们只是重复发达国家过去制造的东西,即使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一,也不是最强大的。
100年前,钢铁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指标,但今天已经不是了。所以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已经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了。30年前,汽车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但今天也已经不是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市场消费国,产量居世界第二,仅低于日本。
真正代表国家的产业和技术,是能够对其他产业发生连锁反应的技术,比如蒸汽机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变革,电力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变革,计算机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变革,甚至影响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未来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究竟是什么?我希望大家能够考虑。好比新能源,我们在这方面有没有希望?还有现在大家看到的云计算,它超越了互联网的概念,我们在这方面有没有希望?
我要说的是,要看待这样一个问题,需要很好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造力。新产业、新技术一般都是企业家摸索出来的,是好多人探索出来的。有人失败,有人成功,而成功者就引领了世界。
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不是美国人自己建的。中国要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也要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建设
当然我还要提到教育,教育体制改革非常重要。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还不是一个推动创新的体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整个体制缺少竞争力,我指的是大学教育体制。
还有就是要有好的体制来吸引人才。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不是美国人自己建的,而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建的。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也要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建设。当然中国优秀的人很多,但是还不够。如果我们从全世界吸引一千万优秀人才,只占我们人口的0.8%,但是它对我们的发展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上海更是这样,上海要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一定不只是靠现有的上海人就能实现,而是要靠全中国、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建设。为此,就需要有吸引优秀人才的体制,如果优秀的人才不愿意来你这个地方工作,你就不可能利用他们的才能。
经济发展还是硬道理,不要老想着出头,国际地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最后一点,我要简单说一下我们的国际战略。我们有希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为了能够在国际上取得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国际战略。
我同意一个观点,经济发展还是硬道理,不要老想着出头。国际地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争来的。我们现在尤其要认识到这一点。但我们要积极地参与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积极参与包括像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这样的组织。
我对未来的前景非常乐观。现在及未来美国的领导人和过去不一样,比如现在的奥巴马是1961年出生的,他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尼克松访问中国,他上大学的时候看到邓小平访问美国。所以他脑子里的中国,和美国前总统里根、老布什是不一样的,由此他处理中国事务的思维方式也许会不一样。同样,现在中国人脑子里的美国,和以往时代的印象也是不一样的。这些为两国的未来,或者说为更好地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如果我们在国际战略方面很好地把握,我们就有希望到2040年的时候,也就是鸦片战争发生200年的时候,成为历史上或者说近代以来从来没有这样自豪过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再活30年没有问题,30年后回头来看,在我们一生当中,可能在我们小的时候受人家欺凌,在我们中年出国的时候被人看不起,但在30年后,我们也许会发觉我们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公民,走到各个地方都会受到尊重,那个时候我们会洋溢着非常大的自豪感,所以大家一定要健康地好好地活着,谢谢!
(全场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