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刚才提到警察、军队在一国之内也拥有行使暴力的合法权利,那么它们也是行政垄断吗?这个问题其实在第十七讲的作业题的答案里回答过了。警察、军队等暴力机关,还要加上赋予它们合法性的法律制度,是政府在政权市场内为自己构建起来的进入门槛,目的当然是想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来取代他的统治地位,与普通的产品市场内的生产者以技术或品牌为自己构建起进入门槛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来抢夺他的市场是类同性质的行为。政权市场上的生产者是政府,消费者是人民,由于国家(政府)之上一般来说再无更高权力,所以政权市场通常不可能存在着行政垄断。但工会所处的市场是劳动力市场,工会是生产者(供应方),企业是消费者(需求方),政府本身可不是生产者——政府并不会向企业提供劳动力——,而是一个凌驾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上的更高权力。因此政府在法律上赋予行使暴力的权利给工会,那就是政府人为地给工会构建起阻止其他非工会成员(或不同意工会做法的内部成员)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门槛,属于行政垄断的性质。
说到卡特尔在现实中难以维持,大概会有人想到战后在经济学中颇为盛行的“博弈论”( Game Theory ),并指出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一个博弈“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正可以用来解释卡特尔的失败。
这本教材在 246 页的第一节《策略性行为:博弈论》中对博弈论作了入门性的介绍,但我不会讲解这一节内容,因为我只负责教正确的东西,而博弈论并非正确!但鉴于博弈论的误导性不小,我就针对“囚徒困境”这个最经典的博弈来作一番剖析,以便让大家理解,为什么从解释现象的角度来说,博弈论并非什么有意义的经济学理论。
大家看书上的 247 页的表 10-3 ,那里用博弈论的矩阵图描述了“囚徒困境”的两个版本,前一个版本是这个博弈的初始版本,后一个版本就是用于解释卡特尔的困难的版本。大家集中精神看第一个版本,学会了看第一个版本之后,后一个版本自然能自己看懂。“囚徒困境”的故事是这样的:两个贼去作案,给警察抓了起来。警察把他们分别囚禁在两处,分别审问。由于现场的证据不足,警察需要获得他们的口供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证据来治他们的罪。于是,为了鼓励这两个囚徒招供,就采用“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政策,即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招的人算是戴罪立功,可免于判刑;但不招的人就要坐上 36 个月(即 3 年)的牢。但如果两人都招了,就不算是立了什么大功,两个都要判刑,只是相对来说刑期稍短一些,是 24 个月(即 2 年)。而如果两人都不招,因为证据不足,只能当小罪判刑,每人只需坐 1 个月的牢。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囚徒会怎么选择呢?
大家学一下怎么看懂博弈矩阵。上方是其中一个囚徒的两个选择“不招供”与“招供”,左方是另一个囚徒的两个选择,也是“不招供”与“招供”。每个格子里的数字是表明两人的不同选择的组合,对两人而言的收益是什么。左边的数字都是左方囚徒的收益,右边的数字则是上方囚徒的收益。所以,大家看到左上方的格子里,是属于两人都选择“不招供”的组合,因此两人的收益都是 -1 (各坐牢 1 个月);反之,右下方的格子里,是属于两人都选择“招供”的组合,因此两人的收益都是 -24 (各坐牢 2 年)。而右上方的格子的组合是左方囚徒选择“不招供”,上方囚徒选择了“招供”,因此左边的数字(反映左方囚徒的收益)是 -36 (坐牢 3 年),右边的数字(反映上方囚徒的收益)是 0 (免罪释放);反之,左下方的格子的组合是刚好反过来,左方囚徒选择“招供”而收益为 0 ,上方囚徒选择“不招供”而收益为 -36 。
求这矩阵的解(均衡),是这样看的:先站在其中一个囚徒——如左方囚徒——的角度看,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上方囚徒选择“不招供”(即适用的是左边的两个格子),这时他当然最好是选择“招供”,因为 -1<0 ,招供的收益较大;另一种是上方囚徒选择“招供”(即适用的是右边的两个格子),这时他当然最好还是选择“招供”,因为 -36<-24 ,招供的收益仍然是较大。这样,无论上方囚徒怎么选择,左方囚徒的最优选择都是“招供”。在这种情况下,上方囚徒其实不需要考虑左方囚徒选择“不招供”的可能性了,直接看左方囚徒选择“招供”的情况(即适用的是下方的两个格子),显然他的最优选择也是“招供”,因为 -36<-24 。这一来,两人都选择“招供”,显然这矩阵的解(均衡)就是右下方的格子,这时二人的收益都是 -24 (即坐牢 2 年)。
但是,从四个格子的收益情况来看,对两人合起来来说最优的选择应该是左上方的格子,即两人都选择“不招供”,因为这时两人的收益都是 -1 (坐牢 1 个月),总收益就是 -2 ,比其它三个格子的总收益都高。而且,恰恰是右下方那个属于均衡的格子里,二人的总收益是 -48 ,不要说远远差过左上方的格子,甚至比其它两个格子(一人招供,一人不招)的总收益是 -36 都更糟糕!也就是说,对这两个囚徒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这博弈矩阵的均衡其实是最差的结果!可是在求解过程中,明明每个囚徒都严格地遵从了“求最优”的自私原则,最后得出的却是对整体而言最差的结果,这个博弈称为“囚徒困境”就是这个缘故,它一般用来说明“个体的理性选择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的悖谬情况。
这个博弈应用很广泛,我随便都能想到好些据说能用这个博弈来解释的现实事例。例如刚才所说的卡特尔在现实中难以维持。还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竞相投入巨额经费做广告的现象,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因为如果这两家公司都不做广告,跟都做广告,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度是一样的,于是它们的产品的市场份额也会是一样的,但都不做广告就能省了很多广告费,对双方都有好处。可是为什么它们还是要竞相做广告呢?就是因为如果一家做,另一家不做,做了广告的那一家的知名度就会远远超过另一家,从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于是没有一家公司敢不做广告。又有经济学家用这“囚徒困境”解释美苏军备竞赛的现象。当年美国和苏联都花巨资扩张军备,尤其是制造核武器,一旦爆发战争只会是互相毁灭、同归于尽,于是谁都不敢开打,世界是和平的。而如果两国都不制造核武器,双方都没有军事能力开打,世界还是和平的。然而前者要多费了无数金钱用于军事开支,显然是比较糟糕的处境。那为什么美苏两国还是要选择进入这样的糟糕境地之中呢?就是因为如果一国制造核武器而另一国不制造,有核武器的那一国的军事实力就会压倒另一国,另一国只好事事听从对方,在外交、甚至可能在内政上都丧失了话语权,于是没有一个国家敢不制造核武器。
然而,“囚徒困境”本身是有重大问题的。我先指出这个博弈的错误,然后再逐一批驳上述的这些所谓“应用”根本没有解释到有关的现象。
“囚徒困境”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关于局限条件的假设,那就是两个囚徒没法互相沟通、相约一起选择都不招供,以达到那所谓的集体最优的左上方的格子里去(博弈论里又称为“合作解”)。但是两个囚徒为什么会没法互相沟通以达成合作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限条件呢?显然,是交易费用!二人沟通的交易费用太高了,导致二人无法“勾结”(合作)以达成一致对外不招供的协议。这两个囚徒是分开监禁的,物理上无法接触。但为什么不收买看守他们的警察替他们通风报信呢?所谓“有钱使得鬼推磨”,只要支付的价格足够高,没有人是不可以收买的。于是问题其实就变成了:为什么这两个囚徒不愿意支付足够高的价格以避免落入两人都招供的那所谓最糟糕的格子里去呢?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因为那足够高的价格太高了,以至于支付它比坐牢 2 年的成本还高!也就是说,那所谓最优的左上方的格子里的收益数字完全错了!它只计算两个囚徒互相“勾结”一致对外不招供的收益,却不计算要达成这“勾结”的成本!如果向看守他们的警察支付的贿赂折成坐牢的时间来计算,从而可以把这“勾结”的成本也加进去,左上方的格子的收益数字一定高于 -24 !否则这两个囚徒早就会选择了贿赂警察以达成“勾结”这个才真正是最优的解(均衡)。
几乎是在这讲义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指出过——后面也反复地多次指出——,传统的教科书经济学中存在着大量错误,往往都是因为看漏了交易费用这个重要的局限条件。博弈论虽然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新理论”,但它犯的是如出一辙的“旧错误”——那就是不管交易费用的局限,天真地凭想象坐在书房里假设真实世界中的人的行为!什么个体理性会导致集体非理性,哪里有什么非理性的行为?违背自私(理性)假设的结论一定是错的!想都不用多想。要多想的只是:那些天真的书呆子们这回又看漏了什么成本,以至于他们又在那里欢呼发现新大陆那样声称找到了一种貌似非理性的行为?
其实,在现实之中,这“囚徒困境”中的任何一个格子都有可能是均衡!——只要你能想象出合适的局限条件。例如右上方或左下方的格子,乍一看起来不可能是均衡,但如果这两个囚徒一人是黑社会老大,另一人是他的“马仔”(粤语俗话,指黑社会老大的手下),在沟通“勾结”的交易费用足够低时,他们自然会采取所谓“弃卒保帅”的策略,选择这两个格子之一,使那黑社会老大获得免罪释放,而“马仔”则替他顶罪坐牢。当然,有熟知博弈论的人会争辩说:你这样子已经是修改了博弈规则,适用的是另一个博弈,不再是“囚徒困境”了。但局限不同就通过修改博弈规则来造一个新的博弈作解释,天下的局限千变万化,岂不是博弈的数量也成千上万?这不就成了特殊理论了吗?还有博弈论者继续死心不息地争辩,说什么“纳什均衡”就是那一般化的理论。拜托!那是相当于“边际相等”那样的分析工具而已,是用来导出合乎自私假设的结论的逻辑手段,顶多只能算是条数学定理——纳什确实就是个数学家,他虽然精神有问题但都还不至于疯到会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学家呢!尽管诺贝尔经济学奖倒是不介意又犯一次晕颁了给他——,哪里算得上是什么经济学理论呢?难道前一讲我是用 MR = MC 来解释觅价的市场结构下有着不同的定价行为的吗?
接下来让我针对那些所谓可以用“囚徒困境”来解释的现象作更具体的逐一批驳。美苏军备扩张的现象没什么可多说的,现实中美苏两国一直有举行谈判谋求削减双方的核武器数量,只是成效当然很不能令人满意而已。“合作”的交易费用之高,可见一斑。如果有一个可以凌驾于两国之上的超级权力(世界政府?上帝?),从而使谈判的交易费用大幅度地下降,那所谓对大家都好的、一齐不制造核武器的情况一定会被选择。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一国之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就是绝对不被允许自设军队的!这固然是因为国防有所谓共用品的性质、由中央政府来统一提供成本最低,也是因为有凌驾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中央政府的超级权力存在,各地方政府都不要搞军备那是共识,连谈判的功夫也省了,含义着“合作”的交易费用基本上是跌为零!(然而中央政府积弱之时,例如中国近代的军阀割据时期,各个地方政府照样养一支自己的军队的现象就很普遍了。这也反证了有否足以凌驾于所谓的博弈参与者之上的超级权力来降低“合作”的交易费用,才是解释有关现象的关键。)
然后是关于“卡特尔”的解释,其实前面已经分析得很清楚,关键并不在于什么欺骗的动力,而在于仅凭一纸卡特尔协议并不能真的构建起进入门槛。更重要的是,存在着欺骗的动力,无非是指人是自私的,然而直接用这基本假设来解释现象那是套套逻辑!表面上什么都解释了,其实什么都没解释。而卡特尔协议能否建立起进入门槛,却是可以观察得到的客观事实,先不论这解释是否正确,至少它是个可以验证的解释,因此是真正的解释!事实上,博弈论的问题就在这里:它只是用一些花样翻新的术语或故事来重复自私的假设,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趣,很巧妙,很有解释力,其实都是套套逻辑而已。另外,从前面对“囚徒困境”的博弈本身的分析可见,它更严重的错误在于它毫不关心现象背后的那些关键的局限条件是什么,只是凭想象来假设局限条件,再想象其变化,由此不断地变换博弈的类型,在这方面犯的则是特殊理论的错误——正如刚才对“菜单成本”的批判所揭示出来的问题那样。
最后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卖广告的那个事例,用“囚徒困境”来解释更是错得离谱!可口可乐仅仅是为了针对百事可乐才那样大卖广告的吗?用这个博弈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人,显然是又犯了“双头垄断”就是市场里只有两个生产者这种以生产者数量来界定有关概念的大错。如果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不卖广告,它们的市场份额一定不会跟它们都卖广告一样,而是两者都大跌!因为姑且不论市场内其实还存在着其它有相当替代性的饮料公司,即使没有,市场外还有无数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哩!如果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不卖广告而变成藉藉无名之辈,没有了品牌所构建起来的进入门槛,市场外的竞争者会大量涌进,迅速将市场瓜分殆尽。用“囚徒困境”来解释可口可乐卖广告的行为的经济学家,又是一群完全不明世事、只会毫无现实根据地胡思乱想的书呆子。他们以为可口可乐卖广告仅仅是为了针对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而不晓得更重要的是为了构建起进入门槛、阻止为数都不知道是多少的场外竞争者进来跟它抢夺市场份额。
通过上述对“博弈论”的剖析,希望大家能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到,什么才叫经济解释,什么才算是经济学理论——而不是像传统教科书中的生产函数那样其实是个工程学理论,而这里的“纳什均衡”更准确地说只是个数学定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