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用事”一直被看作“理性思考”的对立面,杜绝“感情用事”几乎已成为职场甚至社会环境中的潜规则。我们在职场中谈论和流露感情、情绪往往被视为“不专业”,于是“隔离情绪”“就事论事”成为“成熟职场人”的重要标准。我们努力把“不好”的情绪放在家里;我们不断学习理性思考,理性决策。但职场是否因此而真的成为纯粹的就事论事,没有感情的环境?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彻底的“理性思考”吗?
我们看到,那些总是一味表现冷静、行动干脆利落,行事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看起来高深莫测、“不近人情”的职场人总也免不了某些时刻的情绪大爆发,恰恰越是这样“冷静”的人,爆发的程度越发惊人;而待人平和,好脾气,深得人心的职场人,却又常常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及需求而疲于应付,透支精力和情绪能量;另外,几乎每个企业都存在着一些完全陷于自我情绪、被情绪左右的职场人。上述的一切相关情绪或感情的事故是源于我们的“理性”修炼还不够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做个小试验,假设今天你请求一个供应商代表帮你一个私人的忙。这里有两种结果:一是对方很有诚意,并对你这个请求表示理解,但是他因一些原因而不能帮助你,他表示万分歉意。二是对方明显的不情愿而且不断抱怨地帮了你这个忙。你会选择哪种结果?
如果仅“就事论事”来说,后者当然是达到目的的一种结果,但如果把这个情境换作一位客户要求你帮他一个私人的忙,你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而且不断抱怨地帮他做事,后果会是怎样?
事实上,不论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感情用事”从来不曾远离我们,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抛开它们。这是因为,情绪是形成感情的基础,而我们的大脑却无时无刻不在生产情绪——不论在上班的路上,还是进公司看见某位同事的表情,接到客户的电话,谈判席上的每分每秒等等。今天的主题是“职场也要感情用事”,这并非鼓励我们任由感情带领我们做出决策,也并非提倡“情绪化”。这里的“感情用事”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比拟,它恰是让我们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职场上,不是非此即彼的理性或感性思考,而是学习一种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决策智慧——它就是“情商”。
情商:综合考虑三要素
请参看下图。目的、行动、态度,究竟哪个才是重要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情绪已经在许多我们不知情的状况下帮我们做了决策。就以前面假设的例子,如果换作我,可能我不会去责怪一个有诚意却暂时无法帮助我的人,却有可能拒绝一个正在帮助我却显得极为不情愿的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评判他人的时候,往往关注的重点并不完全是他人付诸的行动,还包含有他人的态度,甚至,有些情况下,人们会将几乎全部注意力放在关注他人的态度上,人们的深层意识里会认为,对方所呈现的态度和情绪是来自于深层意识信息,它能代表对方真实的动机,而他人的动机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如果他人的动机不被我们信任,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开始运作——可能会选择宁肯不要对方帮忙,也要保证自己没有风险。
但相反的是,人们在做自我评判的时候,却往往只关注自己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换作我是那个极不情愿却又帮助了客户的人,我评判自己的标准往往不是我的态度,而是“我已经帮了你!” 这仍然源自情绪天生的保护机制,这样的机制会首先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自卫,于是,人们便迅速找到利于辩护自己的事实依据——我做了什么?
常常矛盾的爆发就源自此间的差别。你的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状况?这些情境告诉我们,在他人眼中,我们一定不是单纯的行动者,我们同时还是情绪的传达者,而情绪是他人解读我们的态度和动机的密码,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感情的基础,行动和态度加在一起成为他人评判我们的综合因素,也是他人决定以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前提。
以上分析正是我们今天内容的重点——什么是高情商的行动?怎样做好“感情用事”?正常智商的人们都具备思考的能力,但在被要求“理性”的办公环境里,我们常常着重关注自己的行动——做了什么。而事实上,人们并不会单纯以外在行动来衡量一个人,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与思考同属一个大脑运作系统的缘故。
真正的高情商是要求我们把感觉和想法都考虑在内去影响行动,运用正确的态度、行动去实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