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不少网络游戏运营商称,他们收到的投诉明显增加。玩家抱怨:辛辛苦苦攒下的“虚拟装备”,一夜之间因遭黑客袭击或系统故障,消失得无影无踪,运营商应对此负责。但事实上,有关部门在仲裁此类投诉时,往往因为虚拟装备不是传统实物资产,没法给予玩家有力的保护。谁来保护“虚拟消费”的权益?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达1380万户,其中76.3%有过虚拟装备丢失的经历。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认为,游戏运营商和玩家是合同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玩家注册账号,接受网络运营商的服务,按时间付费参与游戏。玩家要获得一定装备,需要打到一定级别,由此付出大量金钱和精力。如果是由于游戏运营商的技术和运作差错造成玩家损失的,应该由游戏运营商来承担相应责任,恢复玩家的级别和装备;如果是第三方非法窃取,但游戏运营商在服务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玩家损失的,也应负连带责任。对于虚拟财产,国内法律目前虽没有直接对应的条文,但已有玩家依法告赢网络运营商。去年12月,北京市二中院审结全国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游戏运营商因“没对虚拟物品尽到保护义务”,被判对失窃者的虚拟装备予以恢复,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网市场部卓栋炜说,如遭第三方恶意攻击,虚拟装备失窃,玩家应向公安部门报警,开出协查单,网络运营商会据单核查情况,如情况属实,可恢复玩家装备。但如果玩家在注册账号时没有提供真实身份,他将无法取回装备或游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