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市各单位:现将《九江市人民政府构建大物流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二OO五年八月二十六日九江市人民政府构建大物流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构建九江大物流,以物流大发展促进九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切实增强我市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二、发展目标积极采取先进的hr技术和装备,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九江建设成为辐射赣、鄂、皖、湘的区域性转港贸易物流中心,为九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现代物流服务支持,把九江物流业发展成为九江市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三、发展思路构建九江大物流,是促进九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此,必须立足我市区位优势和物流业发展的潜力,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全力发展现代物流,打造九江大物流平台,形成九江大物流格局。(一)加强宣传,树立现代物流意识。现代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当前: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和聘请物流专家讲课,普及现代物流知识,让大物流深入人心,树立全民的大物流意识。二是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推进九江现代物流发展。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型工商企业领导的培训,提高广大工商企业对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整体物流成本”观念,自觉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积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要求,走物流专业化、社会化道路。(二)搞好规划,构筑平台。一是制订市“十一五”规划时,把“大物流”纳入其中。二是制定九江大物流规划。遵循“规划运行,适度超前,以港口为依托,形成公路、铁路、水路为主,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原则,委托国内一流物流研究机构,对九江大物流进行科学系统规划,并编制物流园区详规。三是抓紧审定《九江港口总体规划》,以合理利用长江岸线,充分利用开放口岸的优势,促进沿江产业带的发展。(三)加快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的四方联动,成立由市发改委、交通、城建、邮政、公路、铁路、港口、口岸、航空等部门组成的综合运输协调机构。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的原则,加快交通建设。公路方面:一是出境公路要达到二级以上;二是把105、316国道改造为一级路;三是加快长江二桥建设;四是建设大庆至广州、杭州至瑞丽过境和九江至瑞昌高速公路;五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优化公路路网。今年内力争实现全市乡镇全部通油(水泥)路。到2010年,实现全市85%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水路方面:充分发挥沿江岸线资源优势,加强口岸、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搞好外贸码头的扩建改造,打通疏港道路,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0万标箱。二是加速启动湖口50万标箱国际集装码头建设,尽快形成2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三是加快官湖港区和货场建设。四是加强业主码头的控制,建设一批相配套的公共码头。铁路方面:加快建设铜九铁路、九景衢铁路。航空方面:加快九江机场改造,逐步建成以货物为主的航空物流港。(四)加快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大型市场建设步伐。鼓励市内外所有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和市场的建设。一是建设好九江出口加工区;二是尽快建设以货运配载为主体的九江物流园区,为物流企业提供停车、理货、包装、配送、信息交易平台;三是建设九江外贸港物流中心;四是建设九江乌石矶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五是在工业园区建设石化、邮政等物流配送仓储中心;六是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精心培育京九、华东、粮食等十大市场,建立与水果、蔬菜、茶叶、粮食、花卉、水产等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农产品配送中心;七是根据市域路网建设,在城市周边集中建立或有效整合数个区域运转型物流中心,构建以中心城区市场为龙头、县城市场为依托,乡镇市场为节点的市场网络。(五)大力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一是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鼓励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我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特别是保税物流中心的设施建设与经营。支持物流园区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筹集资金,利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促进九江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加快培育我市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照现代hr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既可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也可将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以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我市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加强联合,支持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运输、仓储、货运、联运、集装箱运输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以提高我市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六)开发物流信息网络。物流信息网络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技术关键,从整合供应链的高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效、安全的物流交易平台。一是物流信息网络要覆盖市内外中心城市货运中心,实现市、县级以上货运中心联网并向外省延伸。二是物流企业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同步。三是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完成网上货物、车辆、船舶、物流状态、物流要素信息的查询、记录与分析,实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四是依托开放的口岸建设电子口岸信息系统,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港口、银行、物流中心等环节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互联的、统一的电子通关系统,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四、发展措施1、加大领导力度,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对物流业的领导,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委、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南铁九江西站、公路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商管办、供销社、粮食局、农业局、水利局、邮政局、口岸办、九江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商局、市物资集团公司、信息化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九江市发展大物流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物流发展形势,研究解决物流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综合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工作。2、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保障。发展大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为确保发展九江大物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将全市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有关县(市、区)和职能部门;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强化措施,制定工作方案,狠抓落实。3、完善政策措施,提供环境保障。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行〔2004〕1617号)精神,尽快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的地方管理规章,并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土地管理、货运代理、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建立透明公开、相互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二是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用地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尽快明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政策。三是制定规范物流企业、货运车辆进入综合物流园区的措施。四是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行业垄断、地区行业封锁,加强对不规范行为的制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五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多给予政策扶持,并积极帮助物流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对破坏九江发展环境的有关人员将严厉惩处,对出现严重破坏投资环境行为的单位负责人要追究领导责任。4、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提供人才保障。重视人才培养是发展我市大物流的当务之急。在普及现代物流知识的基础上,采取正规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一是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物流人才加盟到我市现代物流行业中来,从而促进九江hr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从在职人员中选拔业务骨干脱产培训。三是鼓励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开办和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hr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开放力度,对公路、码头、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二是对一些可实行收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建设速度;三是各级政府要确保物流规划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