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终于要还短信市场一个平静了。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在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SP经营行为。这是在刚刚召开的2005年“短信在中国”高峰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一位官员透露的上述信息。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人们享受着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快捷方便,短信业务也得以迅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就是日趋泛滥的垃圾短信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大量广告、诈骗性质的垃圾短信就像 “牛皮癣”一样,到了必须根除的时候了。垃圾短信众生相我们经常会不经意之间就会在手机上收到一些诚如:“亲爱的用户,恭喜您在本公司的抽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奖品是某某笔记本电脑一台,速发短信至����,您就可以马上获得。”等等很有诱惑力的广告,许多人就曾不止一次收到过类似的短信,发送号码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区。这些号码有联通130到133号段的,也有移动134到139号段的,也有不少是属于小灵通号码。试用这些号码发送“垃圾短信”的,就是一些“黑SP”,而这些“黑SP”根本就没有在信产部以及移动运营商那备案。运营商们受到“黑SP”的伤害更为隐蔽,这些黑SP通过一些工具,利用很简单的技术群发短信,造成其他手机用户接收短信迟缓或者丢失。而这些责任都无一例外地变成用户对移动运营商的指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从法律角度看,垃圾短信骚扰侵犯了公民的生活安宁,是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表现。不少正规SP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垃圾短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广大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非法广告短信以及恶意群发的一些违法短信,不仅是对用户的一种骚扰,通过抽奖等骗局诱导客户定制服务,更是造成了消费者对SP整体行业的不信任感。信产部方面表示,在短信市场发展的初期,短信服务违规并不是很多,因此有关部门对短信业务没有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监管,而是将短信作为一个新兴的增值业务,让市场培育检验。当初是希望短信行业通过自律发展,但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垃圾短信的泛滥让信产部不得不出手了。亡羊补牢垃圾短信的困扰,国外移动通信市场一样存在。国外一般通过政府颁布法律,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采取技术手段来解决,如日本有设置“网络警察”、通信企业自身设置“过滤器”的手段。显而易见,目前“垃圾短信”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公害之一。追根溯源,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SP以及黑SP们利用短信行业规范和管理漏洞,为用户设下各式各样的陷阱从中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订阅和收费。而维权之路又发现是“路漫漫其修远”,即使能追讨回来费用也不会很多。就SP市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与SP之间签订的是经济合作协议,“这属于经济利益的约束关系,而不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只有信息产业部具有对运营商和SP进行行政监督管理的权力。在如今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接入手段不断多样化的情况下,SP的违规、侵权行为还有着潜在的生存空间。对此,有行业人士评价:“国家政策的缺失正是电信服务市场的最大漏洞。”但这个漏洞将被缝补起来,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即将出台。之前,信息产业部曾先后下发《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治理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各种短信陷阱和其他不规范电信业务进行整治。在《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即将出台前后,各大运营商纷纷加强了监管力度:中国电信于7月7日下发通知,决定对6家违规SP做出处罚决定;7月13日,部分省市的中国移动公司根据要求,在7~8月开展暑期电信信息服务市场专项治理工作;7月14日,中国联通集团下发通知,要求各大SP加强自查自纠,10月,联通将终止79家不符合条件的SP全部数据业务的合作。一般来说,法律、法规的制定总是滞后于行业的发展,SP行业发展至今,立法已迫在眉睫。短信行业今后如何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需要的还不仅仅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