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中国电子商务: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作者:互联网 申领版权
2010年08月10日 共有 73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商务,电子只是手段,这个理念其实很早就被提过了。也许是由于过热的互联网经济使得人们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电子上,再加上一些厂商和媒体们别有用心的渲染,产生了一些误导的倾向,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电子化和网络化才是电子商务的重点和关键。事实上,无论通过什么途径,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手段,只有谋求利润才是商务的根本目标,手段永远只是手段,对于不同的商业环境、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客户群体,购建一套虚拟的网络平台未必一定就能赚到真金白银。郭凡生:这里其实有一个进入的时机问题。我们当年对互联网市场就有一个分析,即当一个市场只有几十万用户的时候,这个市场根本不可能挣钱。这个分析的基本依据在于,这些用户主要是网络用户而非商务用户,购买力不大。因此,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这些公司纷纷失败,比如当年的亿国以及8848等。现在看来是这个分析是正确的。而慧聪的转型是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例证,即从传统商务转为结合互联网的商务。我们于年初做出了网上交易平台买卖通产品,但并不收费,一直到10月12日才开始收费,就是要等到互联网用户达到接近一亿左右的时候进去,才能真正发挥互联网的商务效应。现在我们买卖通平均每天的销售额都在30万以上。所以,我不认为电子商务这一词语最近两年被业界淡忘了,实际上,市场升温之际人们很快又在关注这种商业趋势,不过现在人们对它多了一份更具理性和可行性的思考与探索。目前有一部分企业花了一些的精力在这个领域,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热情并不高,似乎都处于观望状态,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毛冰冰:企业是社会中一个很现实的群体,企业存在的每一天都是要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对于企业而言,前期投入多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能够看到并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任何投资都要讲投资回报。因此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至少还有这么两大障碍需要跨越:一是如何引导和营造适合于企业大规模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整体环境的问题。试想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不能熟练地使用这些信息化工具,再加上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开展信息化建设,寄希望于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实现电子化的商业交易无异于痴人说梦。二是系统的成熟度和使用成本的问题。目前的一些电子商务应用产品缺乏市场规模化效应,对很多企业而言,尚处于高价奢侈品阶段,因此在普及和推广上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郭凡生:这里的关键是,企业要走向电子商务,首先要有自身企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不可能在电子商务方面取得真正的进展。况且,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也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大型企业都在考虑实现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化,比如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和应用ERP、CRM和SCM系统等,这些构成了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也成为它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基础。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不可能具备那些大企业实施大型信息系统的资源和能力,就更需要借助一些综合的信息交互平台扩展自己的网上交易,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慧聪网的买卖通才被推向了市场。通过买卖通,用户可以获得全面的推广机会,而对于买方企业,慧聪网还将这些采购信息直接发送到相应的卖家当中,大大提高了买卖双方的接触效率。鉴于中国有70%的中小企业没有上网,因此让他们接受互联网或电子商务仍然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要让网络进入到业务流程之中,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非一朝一夕之功。虽然这个过程现在看来会有很快的进展。然而,中国的物流基础、诚信基础和网上支付基础都相对滞后,所以在一些和国外可比的应用上,国内企业的确存在一定的观望态度。也正是基于这,才有了慧聪这种纸媒体网刊+互联网站+搜索引擎+综合服务的业务模式,纸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存在,与互联网并行发展。从1999年到现在的国内电子商务已经经历了5年的发展历程。同样是5年发展,美国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内的电子商务仍然显得步履蹒跚,在您看来,国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毛冰冰:这里我补充两点,第一是人的问题。国外的交易模式大多基于成熟的商业规则和市场经济来运作,但国内目前很多企业之间的交易环节都或多或少地牵涉到一些人情因素,而且企业之间更是缺乏电子化交易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第二是国内政府、行业协会在推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政府大多把精力放在制定标准和营造环境上,但实际上一些工作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国外很多类似的工作主要是由相关行业协会和核心主导企业牵头来完成,而且由于其所具备的示范效应和引导效应,所以往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半功倍。所以政府应该转换一下角色和工作思路,从扶持行业协会、推动核心企业信息化进程、规范电子商务服务市场的层面来多思考一些问题和寻找一下思路。郭凡生: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同,因此中国和美国所发展的模式也一定不同。最根本的,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别。美国企业也出现重大的丑闻,但同时,从立法到会计制度,反应和调整很快,而在中国,市场规则的建立和运行还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电子商务有许多特点或优点,而它们尤其需要一整套稳定运行的市场规则,尤其以企业诚信为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时间。十几年来,中国企业实际上是在信息逐渐流动起来的过程中,来认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的,这就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中国在物流配送、网上支付、信用管理等方面还很落后,这也决定了不能照搬美国企业推行电子商务的模式。诸如亚马逊、eBay,它们目前都是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有价值的商业知识、商业信息,以及它们的背后隐藏着的商业机会,肯定会成为中国企业的商人们的最大需求。面对这种状况,应对这种需求,类似慧聪买卖通这样的网上交易平台,由买卖双方在上面发布求购、销售以及其他的商机信息,才成为了目前最具价值的模式。您觉得目前制约中国发展的问题有哪些?毛冰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电子标签法、身份认证体系、社会诚信体系、银行支付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总体趋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就像我刚才说过的,商业交易环节中人这一因素的特殊性,将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子商务的交易很难迅速地在一些地方推广开来,而且服务环节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不可避免的商业欺诈行为将会给电子商务的发展设置很多的障碍和陷阱。除此之外,一些创业者和投资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会给处于幼年发育阶段的电子商务埋下拔苗助长的隐患。郭凡生:目前像慧聪买卖通这样的B2B平台所解决的,主要是帮助商业世界的交易双方找到对应的买家或者卖家,不过,目前对于交易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交易平台如何通过这一稳定的关系获得进一步的价值增值,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未来我们需要探讨的应用和服务,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与环境相符,我们既不能超前也不会落后。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很多企业都应开发应用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技术,这方面国内企业可能仍然认识不足。目前国内包括慧聪在内的一些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来看仍不够理想,您觉得我国电子商务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毛冰冰:我个人认为,不是任何行业、任何商业行为都适合采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来推进。根据我对国内外一些成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作的经验来看,越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越适合于向信息化和网络化渗透。至于说具体哪些行业、何种类型的商业模式更适合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具体分析。我个人认为一些个性化需求更突出的行业,尤其是新兴的行业,也许会成为国内电子商务下一步发展的热土。郭凡生:的进展,受现实市场环境及其变化的制约。企业和商人需要信息,需要方便、有效的信息平台。这是我们目前可以做的。交易本身,企业和商人们自己就很熟悉,在网络的技术和应用还无法满足他们之前,需要的探索,需要时间。我们目前仍主要关注企业、商人的信息需求,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慧聪网及其买卖通产品都将继续围绕这一需求不断深入挖掘,发展应用和服务。随着实践的进展,也可能延伸我们的服务,提供的交易服务。
    

 

相关新闻

考证~有好东西推介啦~
关于资格考证学习资料众筹的通知
“证券投资分析”考试心得体会与建议
考试心得分享
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王道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 第六部分 参考法规目录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 第五部分 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 第四部分 证券投资分析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 第三部分 证券交易
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 第二部分 证券发行与承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我国首部电子银行法近期出台 加强风险控制
雅虎被诉传播虐待儿童图片 遭索赔千万美元
金融资料频传遭窃 电子商务市场损失巨大
BSA欲在华开辟反盗版新路 打击教育两手兼施
北京拟修正电信霸王条款 对用户停机须提前告知
界定网络盗版
企业屡遭域名注册商骚扰 CN域名是否要保护
美高院判P2P公司为盗版负责
‘克隆网站’频现 银行推出安全证书克敌
Google在美遭到起诉 网络广告涉嫌点击诈骗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