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0年11月14日 共有 193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
        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4.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
        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位在青藏高原上跋涉的旅行者,途中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玩赏时受小石子的纹路的吸引,他不禁仔细观瞧,吃惊地发现这竟是一个古代海洋生物化石!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某些地方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那么地表千姿百态的形态是如何营造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课题
    【板书】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例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改变地表面貌的实例?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副板书上一一记录。)
    【过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具体划分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力作用.
    【板书】一、内力作用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4第一段和案例1,思考: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是否均匀?试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
        3.不均匀。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很慢,而基拉韦厄火山爆发的速度很快。
    【板书】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地球的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均匀
    【转折过渡】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板书】4、分类(根据运动方向和性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材料】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 【启发提问】
    (1)上述地壳运动属于水平运动还是升降运动? (2)请预测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运动。
     【出示投影片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
    【启发提问】
    (1)请分析一下这里海岸变动情况? (2)设想一下升降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师总结】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教师讲解】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板书】5、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板书】二、外力作用
    【提问】阅读教材P76第一段回答:
    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板书】1、概念、的能量来源
    2、表现形式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就逐一来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板书】(1)风化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一想,一块四四方方的砖头,最容易被破坏的是砖头的角,其次是棱,没有了棱角,砖头就会变得圆乎乎了。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所以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是受到风化后的花岗岩景象。
    【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在一个大托盘内盛一些沙子,学生将沙子堆成山的形状,将托盘放到水龙头下,用细小的水流冲刷,观察水对沙子的作用。
    【启发提问】同学们观察到水对沙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这就是外力作用的另外三个表现形式: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板书】(2)侵蚀作用
    【分析讲解】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流水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只来源于流水,风力、冰川、空气也都有侵蚀作用。
    【出示投影片】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角峰等地貌景观片。
    【指投影片讲解】风对岩石侵蚀的结果: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夹带碎屑磨蚀岩石,投影片所展现的景观为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蘑菇。海浪对岩石侵蚀的结果:海浪打击岩石,也会对海岸起破坏作用,这幅图就是海蚀地貌,矗立在海中的岩石称为海蚀柱。冰川侵蚀的结果: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流经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侵蚀作用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地貌,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来。流水把沙子侵蚀下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把沙子带走了,这就是搬运作用。 【板书】(3)搬运作用
    【启发提问】流水搬运能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将水流略微调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流速成正比,所以当水流变大后,水带走了更多、更大的沙粒。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 【转折过渡】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板书】(4)沉积作用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转折过渡】除了流水的沉积作用能形成冲积平原外,风力的沉积作用给人类又带来了什么呢?
    【出示投影片】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分析讲解】在沙漠中有大量的沙丘,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会成为流动沙丘,掩没农田和村庄,甚至是整个城市。人类正在探索控制沙漠扩展的方法。
    【启发提问】以上就是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转折过渡】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板书】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8第二段和下图,思考:
     1.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各自形成原因?
    2.各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
    【学生回答】
    1.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2.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用下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特点: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上图教师进一步指导讲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地壳物质循环的特点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
    (2)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即内、外力作用
    (3)由大气、水、生物参与地壳物质循环并起重要作用而形成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地球的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均匀
    4.分类(根据运动方向和性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5.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二、外力作用
    1.概念、的能量来源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⑵侵蚀作用
    ⑶搬运作用
    ⑷沉积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相关新闻

脆弱的力量
处世守富----让年轻人先发言(1)
加蓬
阿根廷(一)
乌拉圭
格林纳达
圣卢西亚
拉脱维亚
巴拿马
哥斯达黎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山岳的形成(教案)
测绘科学与技术导论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