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的出现,在中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起初的“亭”与后来点缀园林的“亭子”是不同的。如周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的边防要塞,常设有侦察、望的岗亭,也称“亭堠”,即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每亭设有亭吏。到秦汉时(公元前后200年间),“亭”又演变成为农村的一种行政机构,一般为“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卿”。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当过“泗上”亭长。
到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亭”才发展成为一种点缀景物的小型建筑物,开始在园林和风景区不断出现。到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就更为普及了,不仅亭子越来越多,而且在设计上,建筑造型上,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几乎是有园必有“亭”。全国各地,大凡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北京的“颐和园”、“景山”,杭州的“西湖”,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等,均有极为精巧的亭子点缀,构成美丽的格局。当然,同样是亭子,其特色和设计,也不尽相同,有的注重观赏价值,有的具有象征意义,引人入胜,趣味无穷。
象点缀在景山五峰上的“五亭”,是注重表现观赏的亭子,它使景山公园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景山的五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可以说是中国许多亭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其东边的名曰“周赏亭”,西边的名曰“辑芳亭”。两亭内两峰,又建有两小亭,东面的名叫“观妙亭”,西面的叫“富览亭”。四亭左右对称,同中峰的“万春亭”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美丽图案。亭的不同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大型的亭雄伟壮观,如上面提到的北京景山的万春亭,小型的亭轻巧雅致,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