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自清咸丰三年(公元老1853年)毁于战乱,后再未重建。清末有人在遗址上建"宣化宫",将"古琵琶亭"石匾嵌在庙门上,"文革"间遭毁。
为使古迹重辉,发展我市文化旅游事业,九江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在长江大桥以东重建琵琶亭,1989年7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
重建之琵琶亭,占地3300平方米,依江南向,庭院形式,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主亭、左碑廊、右碑廊等。主体建筑琵琶亭矗立在临江7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四周环以白石栏杆,石基底部两侧有台阶可以通亭。亭高13米,二层有梯盘旋而上。朱柱碧瓦,古朴庄重。八角重檐攒尖顶,采用唐代多见的人字拱形式,而饶具唐风。二层亭额悬有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所书"琵琶亭"金字匾。底层楹柱挂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清人所撰集句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天半入云。"
由亭台往左而下为左碑廊,廊长57米,壁嵌线刻白居易石像及名家所书白居易有关江州的诗作碑刻,55块;右廊长37米,有碑26块,刻有现代名家所书唐至清历代文人题写琵琶亭的诗及捐款功德碑。庭院正中,2米高的基座上,立有3米高的由整块汉白玉雕刻的白居易全身像。与此前后对立,于照壁背面和亭正面分别镶嵌长6米,高1.5米的"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及"浔阳宴别"巨幅瓷版壁画。进门照壁的正面嵌毛泽东手书《琵琶行》贴金大理石石刻。龙飞凤舞的书法,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大门上,高悬著名女书法家萧娴八十八岁时所书"琵琶亭"金字匾,楹联由著名书法家启功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