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
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
保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不足1.3万人。90%以上居住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以大河家乡的大墩、甘河滩、梅坡村(后甘、梅合并)和刘集乡的高李村一带最为集中。这里梁峁、沟壑、山谷、河谷交错纵横,水草肥美、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是一块宜农宜牧的理想之地。
保安族以色目人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回、藏、土(青海同仁土族)等民族互相交融发展,历明、清两朝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保安族,根据传说及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一般认为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体发展而来的。保安族名称是由地名而来。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同仁县设置了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当时住在这里的有青海的吐蕃、土族,甘肃的回族、蒙古族和从河州(今临夏)来这里屯垦戍边的官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
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伊斯兰教在保安地区传播,特别是伊斯兰教各门宦通过政治和宗法手段对族内控制,宗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对保安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