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台北为例,若非三山国王庙依然耸立,客家人曾经活跃在台北垦拓时代的舞台,就鲜为人知。“客家人在台北史上一片空白,固然令人遗憾,但在客家人仍居多数的地区,地方志中找不到客家人就太不可思议了,”尹章义在《台湾客家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写道:不仅清朝地方志忽略当时客家人的存在,例如同治年间刊行的《淡水厅志》,叙及当时淡水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篇幅极少;日据的《台北厅志》,也看不到客家人活跃于新庄平原的痕迹。甚至在客家人仍占百分之八十的新竹县,光复后刊印的《新竹县志》,似乎也找不到几则和客家人相关的记录。夸张点说,光看官方的地方志,会让人误以为当地没有客家人。尹章义指出,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后修台湾省通志,还录下多篇闽人批评粤人的文章,并出现“粤匪”这样极为歧视性的字眼。“福、客之间长久以来的竞争、冲突,使得方志中应有的客家史被抹灭,”尹章义表示。循著三山国王的足迹长期推动客家文化的陈运栋,溯源客家文化的流失,肇因于历史的欠缺,他不免常要提醒人们,就连明郑之前台湾外海最有名的大海盗林凤、林道乾,都是广东人。至今林道乾上岸的打狗(高雄),还留下他在寿山藏有大批金银珠宝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