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骡马大会——忻州“挠羊赛”——民间摔跤
六月骡马大会
在忻州各地的古会中,最著名的是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亦称六月庙会。举办地址在五台县台怀镇,以大牲畜交易为主,为时1月至40天。前来过会的有交易牲畜的农民,有朝山拜佛的香客居士,有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有做买卖的四方客商,高潮时台怀地区会聚集十四、五万人,热闹非凡。
五台山六月大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隋唐时期,台怀地区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七月庙会。到清代,乾隆皇帝崇信佛法,曾六临五台,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并规定举行一年一度的六月法会,历时1月,称为奉旨道场。农历六月的五台山气候凉爽,山高坡宽,水草丰盛,是十分理想的天然牧场。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周边地区的农牧民便利用六月大会的极好机会,到五台山进行牲畜交流,以后逐渐形成了僧俗活动并重的集合日。近年,骡马大会规模越来越大,每天有一万多头牛驴骡马上市河滩。围观群众熙熙攘攘。买主遍览市场,任意挑选,卖主招睐顾客,热情介绍。成千上万的牙纪往来穿梭,在衣袖望、衣襟下捏手指暗示价目,加上繁荣的商贸市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使五台山六月大会盛况空前,年胜一年。
忻州“挠羊赛”的由来
“挠羊赛”即摔跤赛,原名“角抵”,只是,这种比赛最初不是在体育场馆内,而是在田间地头进行。下面是关于“挠羊赛”传说于由来。
相传,所谓“挠羊”源于古代的一门军营跤术,而且出自大名鼎鼎的“岳家军”。据说岳家军中有一位忻州籍的老兵叫陈婴。岳飞被陷以莫有的罪名而惨死于风波亭后,陈婴愤而解甲归田。为继承先烈遗志,陈婴就在乡里为乡亲们传授这门军营跤术,以酬抗金夙愿。
另一种说法是把忻州的摔跤渊源归于对异族竞技的接受和演化。摔跤原名“角抵”,即“抵羊角斗”之意。而“角抵”却源于蒙古人在广阔的牧场上开展的一种互搏技艺,用以祭祀祖先和庆贺丰收。摹仿公羊的打架,以显示自己的骠悍与魅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而蒙古式摔跤的那种典型的姿势和动作,与“角抵”又是多么的逼真、形象和贴切。
所谓挠羊,据说古时是以羊为赌,现在是以羊为奖,但是渐渐就名不符实了,由最初的羊,到后来五十年代的“顺风”香烟,六十年代的红旗一面和毛主席语录一本,到八十年代以后,奖品有一头牛或一头驴,或一辆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当然也有真正奖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