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想着随便写点什么凑够1000字交上去就算了,结果是越写越激动,终于写了很多实话,以下是我提交作业的原文。
在写作业之前,有必要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是在99年的中文导游考试中通过而获得导游资格的。在去年加试的英语口语并顺利通过,转为一个名英语导游。在导游带团方面我具有带国内团和国外团的双重经验。我所写的作业是品格的力量,这个题目也许在几年前遇到的话我不会去选,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以及我在带团过程中所经历的,我逐渐对这个模糊的概念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在书上和课程上所讲的东西我并不想在这里重复,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讲讲有关于品格的力量这一概念。
在原来我带国内团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在带领这个团队游览北京的过程中获得不错的收入,让游客能够满意而归,能在带完团之后把旅行社压我的团队门票款顺利要回来,以上三条能做到就足够了。有些人可能还会说一些其他的目的,当然那都是次要的,对于一个导游员来讲,能够实现劳有所得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我发现我无法适应带国内团的工作环境,原来我想到有许多种理由和说法,诸如导游收入低、地位低、劳动量大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当我真正从事了涉外团队业务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强迫自我转型的真正原因就是无法发挥我自己在工作中的品格力量。我始终认为品格能够发挥真正的力量,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的,其中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我很难想象非洲的那些难民在领取救济食品时候还能做到谦让,生存永远是人类的第一理由。用我的一点实际感触来说明也许更好理解一点。
在带领外国游览的时候,我会对我们积极弘扬我国的各种传统文化(不一定要以外国游客的喜好为转移),我会拾金不昧地把客人落在我这的物品交还给他们,我会不遗余力地去做着讲解,这并不是因为带外团能比带内团多赚多少钱,而是外团的旅游操作环境是非常宽松的,一个外国人来华可能有几百块甚至上千的利润,所以旅行社就没必要在操作上暗中降低标准来换取利润,也不用擅自安排一连串的购物点,因为行内有句话,私自降低服务标准等于自杀,外国人虽然看来起比国内的很多游客温和,但他们的一句NO,往往比投诉还要关键。旅行社的高利润也给导游在工作中带来了轻松的环境,我们有着一定的带团补助和津贴,在带团时候只需要垫付少量的门票款。无论该团能赚多少,但我们清楚那至少不会赔钱。因此我们才有机会能发挥我们的职业道德和品格的力量。而反观国内团的情况,现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一样的状况,极其微少的利润,甚至有些地方达到付团费接团,这就导致了旅行社只能暗中降低该团的标准,包括房、餐、车等,增加了数倍的购物点,在这种过程中导游只能很无奈的充当一个执行者,不但要自己缴纳高额的人头费,还要昧着良心地把团队在正规景区游览的时间缩短,来达到购物点所要求的停留时间。我无法理解游客做出的这样的行为还能称之为旅游,似乎他们是在交钱之后和导游一起配合完成某种任务。往往导游还要替这种行为背黑锅、挨投诉,而有些个别旅行社也乐于顺水推舟的地把责任转嫁给导游。还有一个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就是导游在上团时必须要垫付该团在北京所旅游景点的全部门票款!一个团几千块的团款在带完团半年还要不回来,这种事现在来讲早已不新鲜了,毕竟吗,谁拿着钱愿意还回去啊,何况导游手里拿着的只是一张没什么法律效力的欠条。现在放眼北京导游界,哪个国内的专职导游不是在旅行社压着上万的团款啊。头两天看到了六大景点又要门票涨价,从北京市民的角度来讲,我举手赞成,但站导游的立场我坚决反对,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就是在垫付门票款上,如果那时候导游再带个40人的团队,所应垫付的门票款接近两万,作为收入也不过比这个多一些的中文导游来讲,将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承受的数字。试问中文导游在以上那么多压力下还如何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力量,全心全意的为游客进行服务?也许有的领导会很轻松地说,这种社你也可以不去啊,但是您要看清楚,上面那些条已经变成北京旅行社的行规了,北京导游万余人,你不带有的是人带。现在北京的导游考试报名门槛非常低,媒体对导游工作也经常说成是高额收入的工作,今年的考试又有大批的人报考,导游越多越不值钱,导游越多越不赚钱,这已经向着恶性循环走去了。提高导游资格考试报考的门槛看来应该是势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