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面以汤面为主,细白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盛了一大碗。翡翠色的蒜叶或散落于面条上,或漂浮在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是看,就会令你垂涎三尺!更别提“哧溜”一声吸入口中的软滑之感了!面的花色品种也很多,焖肉、爆鱼、虾仁、香菇、素交……都各具风味。
苏城里大小面馆林立,一些著名的面店都有着自家的招牌。始创于1926年的近水台焖肉面可谓一绝。选用的是猪的肋肉,佐以调料,用文火焐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吃后唇齿留香。(徐蔚)
奥灶面
南式面条重汤,北式面条重面,花样也在这里变化了,重汤的面条,在苏州颇受欢迎的还有奥灶面。
奥灶面传自昆山,得名于那位喜好私访、巡游,在江南处处提笔、弄墨的乾隆皇帝,以汤鲜、味浓享誉江南,是南式面点当中颇有个性和口碑的面种。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和饮食概念的提升,人们开始讲究所谓“三清”的饮食理念,即清盐、清油、清糖。奥灶面在苏州也多多少少有了融合。
伟记奥灶面馆是其中将两种风格结合的相当成功的一家面馆。初识这家小店,是看到一个法国人写的一篇小文。除惊讶这个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通、中文的运用自如外,对他撰录的那家面馆也很是好奇。伟记奥灶面馆在白塔西路上。这里的奥灶面除继承了昆山奥灶面“红油汤味美,奥妙在灶头”的传统外,更根据苏州人的口味提高了整体的甜度,并一改奥灶面过于油腻的个性,清淡了不少。再加上改良配置的老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苏帮奥灶面。简简单单的店面、餐具,清清爽爽的“面相”,却在口腔里盘桓了只有舌头知道的秘密,那份香、甜、鲜和了面的实在、浇头的几种味道给你留下了南式面点挥之不去的清丽记忆,仿佛一位佳人从咿咿呀呀、平平常常的门里走出来,“内秀”得很。红汤白汤也不似以往理解的那般平淡无奇,两种汤在一家奥灶面馆中是一定有的,以雌雄鸳鸯、阴阳相济作喻,缺一便难以平衡。红汤配红菜,如爆鳝,白汤配白浇,如卤鸭,还有黑衣配黑扣,都有讲究的!这里的卤鸭十分出名,每天只限卖五只,是希望食客们都能有个想头。双浇头的面,其中的一种一定是过桥的,这样既保持了原味,有了更多的佐菜,想不出一家不大的面馆,会有这许多精细的讲究。